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六旬《梁祝》北大登场:中国音乐要自信地跟上美好时代

2018-09-26 11:2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六旬《梁祝》北大登场:中国音乐要自信地跟上美好时代

新华社记者刘丽娜、魏梦佳

2018年的中秋之夜,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化蝶情——何占豪与《梁祝》60周年北大纪念音乐会”华丽登场。

《梁祝》主创者之一、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并现场讲解,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和青年民乐演奏家禹洁分别带来经典小提琴版和柳琴版的演绎,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献上一场独特的音乐盛宴。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从1958年开始创作,迄今悠悠六十载,《梁祝》已成为中国艺术的一张独特名片,成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梁祝》是中国戏剧界、音乐界几代人的成果,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站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86岁的何占豪深情回忆往事。

据他介绍,1958年,捷克一个知名乐团访华,在上海音乐学院提出演奏中国自己的四重奏音乐。当时院方推荐了还没有真正完成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没想到得到捷克音乐家的认真排练和演奏。正是这个特殊机缘使何占豪认识到,国外音乐家是多么尊重一个民族自身有特色的音乐。

今年适逢《梁祝》创作60周年,用老中青三代传承、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共同演绎的方式呈现这首经典音乐,体现了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精神。

何占豪在现场表示,演奏家的二次创作对经典作品随时代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吕思清对《梁祝》注入自己的理解和阐释,为这首乐曲赋予了独特的新内涵。而柳琴版的演绎与以往尝试过的二胡、古筝版本不同,柳琴作为音色富有青春气息的中国民族乐器,更符合“祝英台”这个年轻女性的特点。在体现民乐戏曲性的同时,能用小提琴的原调性演奏,易与交响乐合作,也能让世界“听懂”。

西城区实验中学民乐团的一位初三学生在观演后说,没想到柳琴与交响乐团合作《梁祝》这么美,这次观演使自己更加喜爱中国音乐了。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老百姓,就是最丰富的音乐宝库。我深信,中国民族乐器的现代化探索将会有美好未来。”在演出现场,何占豪说,“在今天这样的美好时代,我们对民族文化更有自信,我们没有理由不更加努力!”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