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9月11日电 题:信念、坚守、奉献——三代院士写在东北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郎秋红、孟含琪
1952年,北京,时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正与爱徒谈心,希望他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去创办化学系。此时距他从美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刚刚两年。爱徒毫不犹豫,“我服从组织分配”。这一去,就是30多年。
同年10月中旬,还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从温暖繁华的黄浦江畔启程。他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然后又转乘马车,穿着单衣单裤,在深秋的寒风中不时裹紧棉被,一路向北……从此就是一生。
若干年后,不断有学校开出优厚条件,邀请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女院士去南方工作。她委婉地说,“我听老师的”。直到今天,她还和她的老师一道,留在东北,留在吉林大学。
他们是唐敖庆、徐如人、于吉红。三代院士,师生接力、薪火相传,把人生中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写下一段动人故事。如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仰仍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代代传承。
新华社长春12月1日电(记者 高楠)11月30日晚,吉林大学原创音乐剧《黄大年》在该校成功首演。 “校园里不灭的灯,是你点亮那光芒……钢铁般的脊梁,心怀祖国有了振兴中华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