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11日电 题:治水 亲水 活水——洪湖从“大拆围”到“大修复”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紫凌、侯文坤、黄艳
天水相连、湖水清澈,野鸭游弋、菱藕满湖……记者近日在长江中游重要湖泊洪湖看到,当年那一曲耳熟能详的“洪湖水”美景又回到人们的视野。这个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因过度开发,生态功能和景色几乎消失的湖泊和湿地,经过近年来湖北省切实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下大力气整治,洪湖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治水:湖里拆围,告别竿连竿
仲夏洪湖,平静如练,时而湖鸟结伴掠过,串起一幅恬静安适的画卷。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江汉湖群,被誉为“中南之肾”,具有调洪蓄水、物种保护、水源供给等多种功能,是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湖泊之一,也是江汉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
然而,此刻静谧的洪湖也曾饱经沧桑,一度在经济发展中迷失。
在特定历史时期,围网养殖作为先进生产方式被引入洪湖。一时间,一场无序的“圈湖大战”掀起,大量渔民涌入,插竿围网,将洪湖分割成了无数个小鱼池。最严重时,洪湖围网养殖面积达37.7万亩,超70%的水域被吞噬……一湖碧波黯然失色,水质下降到Ⅳ类、Ⅴ类,甚至劣Ⅴ类。
“当时竹竿连着竹竿,围网连着围网,不熟悉的进了湖区,想出去都费劲。”41岁的渔民王贵宝说,“到后来,一直靠水吃水的渔民都买桶装水喝,不敢吃湖里的水了。”
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调研员曾晓东说,2005年前后,洪湖便进行过大规模拆围,但阻力很大,最后保留一定水面围网养殖。
于是,洪湖保护阶段性推进,围网养殖也被“阶段性保留”了。
2016年年初,党中央提出“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长江大保护战略,为洪湖保护进一步破局带来希望。作为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保护的大湖之一,洪湖治水突破最后一关:“洪湖围网一亩不留,围网竹竿一根不剩,渔民全部上岸。”
洪湖市河湖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曾祥忠说,再次启动的拆围可谓一场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其中洪湖市1000多名干部组成40多个工作专班,下沉到各家各户动员拆围,帮渔民算长远账、生态账。
2017年3月底,洪湖彻底告别“网连网、竿连竿”。
亲水:渔民上岸,再现浪打浪
过去40年,“渔二代”王贵宝日夜与洪湖为伴,住船屋、守围网、养螃蟹、捕鱼虾,“水上漂的日子,比天上繁星都多”。
去年,一成不变的生活迎来巨变——上岸。
王贵宝用父亲和自己的购房补贴、扶贫搬迁补偿和政府收购渔船的钱,凑足了一套113平方米三室两厅新房的房款,自己就只出了点装修钱。他说,当渔民时,风吹日晒雨淋,挣三四年也抵不上一年亏的。现在,他对手头这份月入3000多元、一天包三顿饭的鞋厂工作很满足。
像王贵宝这样曾以船为家的上岸渔民仅洪湖市就有789户2803人。曾经担任洪湖船头嘴渔场场长的刘俊成说,面对上岸,渔民最初心情很复杂,既期待摆脱水上漂的生活,又害怕上岸后生活无着落。多亏政府为他们对接安置小区,联系工作岗位,争取相关政策帮扶,基本上实现所有上岸渔民零负担购房。
拆围,渔民上岸,为洪湖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得以休养生息。洪湖之宝黄丝草达到18万亩,创历史新高;野生荷花、野生菱角达5万亩,历史罕见;濒危野生植物野大豆和粗梗水蕨消失20多年后再现;水质从原来的Ⅴ类、劣Ⅴ类提升至Ⅲ类……
站在洪湖一隅,没了竹竿围网遮挡,记者目光所及都被壮阔的洪湖填满。湖面上荷叶田田,水鸟翱翔,时而一股清香随柔风伴浪声迎面而来。“‘浪打浪’的美景又回来了!”刘俊成说,赏花、游船、戏水,大家与洪湖在这个夏天更加亲近了。
活水:生态为先,舒展绿色发展新画卷
洪湖生态绿了,发展更要绿起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洪湖的生态就是地方发展之基。”洪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邵永成说,洪湖围网养殖彻底拆除后,地方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即便如此,也坚决不再要带污染的GDP。现在我们产业规划都以绿为先,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搞活经济。”
洪湖东岸一侧,全长约104公里的环湖绿道正紧张施工,现代化洪湖旅游港已具雏形。“我们相信,走对了路子,绿水青山真的可以变成金山银山。”洪湖市旅游局副局长杜智说,将来,这里有环湖徒步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体育爱好者们可以一边赏湖光,一边锻炼身体。
紧扣洪湖,一条承载水乡特色和红色文化的生态观光、健康养生及现代农业的绿色经济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未来,碧水蓝天、野鸟觅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曼妙画卷,正在洪湖徐徐展开。
新华社上海5月25日电(记者王琳琳 周琳)《2019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城市分析报告》在上海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全球20座城市以不到2.5%的人口,稳定贡献超过全球四分之一的高水平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