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古至今,《诗经》中的这句咏叹,成为人们吟诵节气与爱恋的绝美佳句。
酷暑离去,秋意渐浓。
面对无尽秋色,文人墨客的情怀落在层林尽染间,也落在沾满清晨露珠的草木上。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
在最美的诗词里,遇见最美的她。
《蒹葭》
先秦·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出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秋风是多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原本柔软的枝条一天天变硬,绿叶也一天天变黄。明月从云边露出,洒下皎洁的月光。彻夜难眠开门来到前院,晨飞的大雁已开始鸣啼。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少壮盛年不能永在,时常因为年岁已老而伤悲。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白露时节的景色:果实成熟,柑子满树;清晨散步看到船入江溪,鱼儿自由玩乐;此时的秋景实在美丽,人们会渐渐发现这些美景,赏景的人会越来越多。整首诗语言清新朴素,勾勒出一幅怡然自得的白露秋景图。
——————————————————————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白露时节到来,秋风阵阵,湖中的荷花大半都已凋残,芦草也已枯黄,到处一片萧瑟、清冷的景象。诗人触景伤情,怀念身居异地的亲人。
《秋露》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古至今 文人墨客对雪景情有独钟 在大雪飘落里、在雪后初晴中 都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咏叹 今日大雪 在最美的诗词里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今日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面对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渐藏的萧杀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经典的吟诵感怀 在最美的诗词里
原标题:百姓笑脸是最美的画面(今日谈)零距离感知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面对面感受百姓心里的真实情感,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在路上”,牵挂着广大干部群众能不能过一个祥和安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