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4岁的贫困户张斗贵是桑园村人,如今天一亮他便上山,寻找适合做登山拐棍的树杈回来加工。乡镇干部告诉记者,过去张斗贵一个人独居在村子一角,房子黑、衣服黑、脸也黑,整天恹恹地宅在家里,村民都叫他“黑斗贵”。
“过去没啥事情做,睡到几点算几点。现在登山游客多,拐棍不愁卖。”在易地扶贫搬迁崭新的公寓中,张斗贵手摇芭蕉扇,笑得合不拢嘴。扶贫干部还请来行家提升他做拐棍手艺,如今仅拐棍一项他每年能增收3000多元。
近年来,鹤壁着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乡村旅游、电商流通、光伏扶贫”等六大主导产业。截至今年7月底,鹤壁已先后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65个,创建产业扶贫基地134个,直接带动21187人稳定脱贫。
在贵州关岭县,沿着北盘江和打邦河,几乎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火龙果。(采访对象提供)公路边的一处水池因为种植户倾倒的火龙果而变成了粉色。本报记者张典标摄 6月22日早晨5点,天边刚露鱼肚白
原标题:“为扶贫而生”的蓝县长走了…… 追记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殉职的扶贫干部蓝标河 ▲4月13日,蓝标河(左一)在融安县大坡乡同仕村走访贫困户黄芳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