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了解到,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海平面收支研究组发布评估报告指出,自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平均每年上升趋势为3.1毫米,并且这一上升趋势正在加速。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是全球变化研究中开展得较早的一个计划。其目的是扩充人们对于气候机制的认识,预测气候变化,监测人类活动对气候所产生的影响。
这份由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来自全球90多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评估报告,对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自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海洋升温导致的热膨胀效应,以及陆地冰川和冰盖融化导致的淡水向海洋注入。
其中,海洋升温导致的热膨胀效应贡献了42%,陆地冰川融化贡献了21%,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消融分别贡献了15%和8%。此外,受降水、蒸发、径流等影响的淡水,在陆地的储存量也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但其短期波动较强,并且不易观测,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不确定性较大。
海平面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受海洋、大气和冰冻圈变化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说,参与本报告编写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数据表明,近些年全球海洋持续升温,2018年上半年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又达到新高,创造了有现代观测以来的最高纪录。海水持续变暖,将进一步推升全球海平面。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1980年至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年至2011年平均值高58毫米,为1980年以来的第四高位。
专家指出,海平面上升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将加剧沿海地区的灾害风险,如破坏生态系统、侵蚀土地、加强风暴潮等。对海平面变化进行系统性监测、归因分析和预估,是应对风险的基础。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 刘诗平)国家海洋局19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的第四高位
不少专家曾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沉”入海底的国家。然而,根据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过去40多年来,图瓦卢国土面积反而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