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 题:“小学校也要办大教育”——四川广元农村小规模学校走出发展新路子
新华社记者萧永航
时值暑期,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的老师们却没有闲着,他们回到校园干起了“体力活”——用自制的预制板铺设新学期孩子们即将用作自然观察课的花圃。
校长张平原带着记者走进学校,操场宽阔,食堂整洁,四层教学楼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如果不经人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所仅有85名学生和12名教师、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典型农村小规模学校。
“这是我们的‘集成教室’,有多媒体区、沙发休息区、阅读写字区、讲授解惑区……”张平原自豪地介绍起来。记者看到,这个二年级的教室不大,功能却很多,电脑、电子琴、图书架应有尽有,粉红色的墙壁让人感觉十分温馨,几张梯形的木桌像七巧板一样拼作不规则的形状,没有传统讲台、课桌,围坐的方式让师生交流更为方便。
范家小学正是广元市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缩影。这个位于秦巴山连片贫困区域的地级市,农村中小学校占全市的85%,其中学生人数不足100名的小规模学校有295所。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广元市通过创新保障机制、创设校际联盟、创建“小而优”品牌等多种措施,提高基层教学质量,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广元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廷全介绍,该市于2016年出台《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第一条即明确改变过去按人头拨付公用经费的办法,加大投入保障,无论人数多少均按每所学校每年20万元的标准保底拨付公用经费,并为所有农村小规模学校配备“智慧课堂”“信息化课堂”等设施设备。同时,通过保障每名乡村教师每月400元至6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提高高级职称比例、为每所农村学校设置骨干教师、对职称实施倾斜政策等方式,“让乡村教师获得更多自我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走进利州区宝轮第三小学,操场地面上几十个不同体例的“美”字首先映入眼帘,教学楼走廊里老师、学生的书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课外活动室中长长的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
校长郭思平告诉记者,学校结合师资特点,将书法作为办校特色,选用青石板铺设操场,购买“地书”专用毛笔,让孩子们可以直接在地面练习书法,并定期举办各类比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多媒体教室里,几位老师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北京教育专家的网络直播课程。
“我们学校的三个老师正在北京直播现场培训学习,而这里的几个老师都来自其他学校。”郭思平介绍说,为了解决老师少、教学科研能力薄弱、业务素质提升机会少等问题,广元市组建了几十个“微型学校联盟”。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以联盟的形式对接各类公益资源,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联盟内的学校之间可以根据需要,互相借用、调配教师,用好珍贵的教师资源。
记者走访广元的几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后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有的关注乡土文化,开展踩高跷、制陶、打腰鼓等传统文化课程;有的着眼农耕文化,各类庄稼种植、牲畜养殖体验项目成果颇丰;有的注重学生的乡土调查能力,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观察、村社民情调查等科目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小学校也要办大教育,要将生机和活力、聪明和智慧灌输到乡村教育的始终。”广元市教育局局长杨松林表示,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点多面广、学生人数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特点,广元市抓准定位“小班教育”模式,以“小而美”“小而优”作为学校发展、教学创新的标准和品牌,鼓励教师像“带研究生一样”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
在考评上科学评价,提倡“跟过去比、跟自己比”;在课程设计上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环境,让孩子们在乡土田野中学习知识;在生活上针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的现状,实施“陪伴式教育”,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情感的氛围中成长。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元市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生人数正呈现“逆势回流”,学生人数每年均有10人至20人不等的增加,同时在教学质量考评中,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已经超越城区学校,排名各县区前列。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良好发展,让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人最大的希望和追求。”杨松林说。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陈芳庭 通讯员/李勉聪)6月29日,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以下简称“省实荔湾学校”)在广州市荔湾区教育集团成立大会暨与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上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