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如何种树?水不够怎么办?……随着问题不断涌现,王延明想了一个又一个的办法。
“那时我借了两台推土机,推出一个大蓄水池,用汽车轮胎和钢板固定起来,把电厂净化水厂排放的水储存了起来,解决了绿化用水的问题。”王延明回忆说。
到1993年王延明退休之前,二厂里已经载满了树,他将绿化工作慢慢从采油二厂蔓延到了白碱滩地区的幼儿园等公共设施里,修假山、建亭子、砌荷花池,建喷泉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转眼30多年过去了,园内100亩土地上也种出了3万多棵树木,外围3000多棵老榆树和杨树成为防风林,里面有杏树、李子树、苹果树、海棠果树、葡萄树、银杏树等树木,绿荫成片。
采油二厂职工为表达对王延明的崇敬和感激,将这片园林命名为“延明园”。
保护好这片园林是他最大心愿
曾经的垃圾场披上了绿装,杨树和榆树组成防风林,三千多棵李子树开花结果,原先浮尘弥漫的荒滩,眼下成了厂区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早已退休的王延明也依然每天要到园子里转一转,即使已有87岁高龄,浇水、锄草这些活儿,他依然能干就干。
2003年,王延明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买了套房子,想让老伴和孩子一起住,享享福。但因为自己放心不下这些树,老伴又放心不下他的身体,两位老人一直没住过那套房子。
为了照顾好树,两位老人住在距离园子一公里的地方,30多年几乎没离开过这个园子。
2017年,王延明的老伴去世。“因为我身体不好,老伴总是叮嘱我按时吃药,久而久之她也加入到绿化当中。”说起老伴,王延明情绪显得有些低落。
王哲民是王延明的二儿子,闲暇时他会帮着父亲一起照看园子。“这片园子是父亲亲手耕耘出来的,是留给后人的绿色财富,这里面蕴含着父辈深沉的爱,我会把这份爱讲给我的儿子、我的孙子,让他们把这份爱传承下去。”王哲民说。
王延明30多年持之以恒为克拉玛依植树披绿,感染了一大批克拉玛依人,如今义务植树已成为克拉玛依市民每年春天的常规活动。这让王延明很是欣慰,但在欣慰的同时他又有些担忧。“我已经87岁了,现在园内工人也陆续退休,我怕我不在了,这些树没人照顾。”他说。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相关单位接管这片园子,有专人细心照顾这些树,这样我也就安心了。”王延明说。
(原标题:7岁时养父去世,和患病养母相依为命她坚持照顾重病养母37载)王延珠给养母按摩王延珠是在武钢工作的王泽仁和妻子钟舜华抱养的,夫妇俩婚后多年无子,看到路边遗弃的小生命,便把小延珠抱回了家。
新华社西宁6月22日电(记者王大千)“王律师,我儿子打工受伤了,对方一直不赔医药费,请你帮我出个主意。”青海延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延辉常接到这样的电话
>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夏 邢明 于晓丹):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知道我的脆弱……”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响起,上百名老人整齐地做起了手语操。眼前这一幕,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黑油山老年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