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永葆“党校人”的精神气质——党校研究生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演讲

2018-07-27 19:36: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我们来自江南与塞北、山原与胡海,来自四季如春,来自白雪皑皑。沈从文说,我们创造了故事,故事也创造了我们。鲜活、饱满而又坚韧的党校三年生活把我们锻造成了“党校人”。从踏入大有庄100号的那天起,我们就披上了“党校人”的印记,从离开自得园的那天起,印记就成了胸口的胎记,也形成了“党校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而精神气质正是党校延续的血脉。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党校人”要讲党性、讲政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在历史长河里找准方位,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脉搏,把握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共产党人最讲辩证法,只有讲党性、讲政治,才能在风云际会中正确对待群和己、义和利、成和败、得和失,才能正确对待“热运行”与“冷思考”,对待“急行军”与“踱方步”,才能正确对待政道与人心,才能“君子不涉险地”。

  “但愿苍生具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党校人”要保初心、保情怀。革命者切·格瓦拉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里将他毕业前的旅行描述为“我不是为了像常规游客那样查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为了在沿路的每一个拐弯处体验民生疾苦,并探寻这些疾苦的源头。”不久前,《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网文在朋友圈刷屏,确实如此,在理想大道上赶路时,只有担起“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相关”的初心与情怀,朝乾夕惕、不忘首初,才能真切体会骨头之硬、改革之难、创新之可贵,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这本幅员辽阔、瞬息万变的“无字之书”。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党校人”要真落地、真实干。我们不缺扶危济困、改造社会的热忱与抱负,但更需要“最后一公里”一点一滴卯力气的行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和氛围使我们特别容易见过一些所谓的“大世面”,被所谓的“功成名就”将胃口撑得很大,这样一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是,眼高手低。寻常路已经懒得走,不寻常的路又走不动,试图将其中万水千山需要克服的距离压缩成一条捷径。“胸有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的“幻觉”需要谨防;“只有实干才能让情怀落地”的“航向”需要谨记。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