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5日电 题:从一棵树到19万亩林——官井村沙海翻身记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蓝天白云下,一棵棵挺拔的杨树拱卫着房舍农田,嫩绿的沙柳林与远处起伏的金色沙海辉映成景……盛夏时节,库布其沙漠南缘的官井村郁郁葱葱,一派田园风光。
“没有这些树,库布其沙漠早就把村子埋了,哪能有今天的日子。”曾任官井村支部书记的周玉小说。
官井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南部,20世纪80年代,这里风沙肆虐,全村33万亩土地严重沙化,到处是明晃晃的沙丘。
“当时连蒿草都很少,只有村子西北角一处叫‘一苗树壕’的地方,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柳树。一刮大风天昏地暗,沙子从房檐上噗噗地往下掉,就像下雨一样。”30多年前的景象,周玉小记忆犹新。
一些村民说,为了减少沙子堆积,当年家家户户都故意不建院墙。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人们进出走沙窝子,晚上点煤油灯照明,喝水得牵着牲口到10多里外去驮……昔日的官井村犹如沙海中的孤岛,村民生活贫苦。
那时候,高二云一家5口人种着几十亩靠天吃饭的旱地,春天风吹沙埋,反复补种几次也落不下多少棵苗,秋天全部的收成还不到100斤的糜子。“为了填饱肚子,年年去野地里耙草籽,拿回家后磨成面蒸窝头吃。”55岁的高二云回忆说。
官井村35岁以上的村民,几乎都有吃草籽面窝头的经历。为了生计,当时许多村民被迫背井离乡。周玉小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官井村有近900户人家,10多年后走的只剩下300多户。
眼看房屋和土地有被流沙掩埋的风险,1986年,高二云的父亲高林树决定承包800亩荒沙种树。没人想到,他的这个决定竟然改变了官井村的命运。
“我愿意放弃对小晗的监护权!”法庭上,小晗的妈妈赵某漠然对坐在审判席上的法官这样说。日前,曲靖市麒麟区法院在辖区东山镇水井村委会内设置巡回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撤销监护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