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每月均会公布考核排名前三位和后三位的区(县)、开发区。根据规定,连续3次月度排名最后一名的单位,将提请市纪检监察部门约谈分管领导和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因此,西安市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走上街头捡拾烟头的现象也曾引起社会关注。
“如果排名靠后被曝光,单位就要被扣分问责,所以大家都加入了清扫工作。”一位西安市基层公务员告诉记者。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因媒体曝光所辖区域烟头较多,西安市莲湖区区委书记、区长等20人被问责追责。
西安市还曾开展“烟头革命”互查活动,采取各区之间相互暗查的方式,随机检查被检区道路的烟头和零星垃圾数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烟头革命”实施一年多带来的城市环境改善,让许多西安市民感同身受。“现在马路上的确很少见到烟头了,街上也能经常看到专门的‘烟头收集器’,城市垃圾确实少了很多。”市民陈先生明显感到了城市卫生环境的变化。
不过,也有质疑称,“烟头革命”的部分考核细则过于苛刻、不够人性化。在“一个烟头罚一元”的惩罚规定遭到质疑之前,“以克论净”的检查考核办法也曾引发争议。
2017年初,西安市出台《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 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规定,钟鼓楼广场、东南西北大街等重点区域地面尘土,人工清扫每平方米不能超过5克,垃圾路面滞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检查时,工作人员会用4根一米长的木棍圈出一平方米的地面,拿一把小刷子将该区域的尘土扫入簸箕中,再通过电子秤秤出具体克数。有市民认为,这种考核标准太高,会增大环卫工的工作量,不具备可操作性。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兴全认为,“烟头革命”产生了良好效果,但要想实现可持续,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保证城市道路清洁,“比如加大对乱丢乱抛行为的惩罚力度,不是靠处罚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考核标准时,也要有法律法规依据,保证决策的科学化。”(记者曲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