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反映,不少民办幼儿园还在幼小衔接上大做文章,推出各类培训课程,助推了竞争氛围。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乃至“神童班”也纷纷涌现。
此次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小学化”专项工作治理通知要求,坚决治理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同时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包括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
小学教材与幼儿园教育存“代沟”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网友认为,幼儿园“拔苗助长”的问题在于小学,一些小学的一年级将拼音一带而过,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根本跟不上。“有的孩子6岁要上小学了,结果小学老师说孩子水平不够,被退回来上幼小衔接班。”
面对小学择校压力,孩子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后,家长就做起打算;一方面依赖幼儿园加强识字、拼音、计算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自己买来各类幼小衔接课本在家教孩子,“恶补”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河南省一名家长说,当地有一所小学,入学前必须考试,低于95分都不要。
“从根本上讲,这是‘幼升小’压力传导所致。为了上好的小学,家长不得不如此;而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幼儿园也不得不如此。”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家长要成效、学校要“绩效”,再加上社会培训机构的涌入,合力“绑架”了正值幼年的孩子。
同时,不少家长认为当前的幼小教育衔接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推手。上海市一网名为“幸运花MG”的家长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设计存在“代沟”,小学一年级要求读课文,缺乏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的过程,只能让孩子学前学习,“这些教材不是给没有基础的孩子编写的。”
原标题:艺术场馆不能放弃公共教育功能暑期来临,国内各大美术馆颇有被小观众“占领”的趋势。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本是非常美好有趣的地方,而优质展览和讲解师资的稀缺,成为不少家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