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广专家们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呼和浩特市探索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让专家型科技特派员常驻工作站,进行新技术的研究、试验和示范。李小燕及其团队的工作站则主要示范“富硒水果的种植技术”。
经过李小燕三年的悉心指导,加上自己的摸索实践,王永军的产品一上市,就创造出每棚收益4万元的成绩。
科学方法加速农民致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抗癌、延缓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富硒大米、富硒茶、富硒小麦、富硒蔬菜在内蒙古自治区很多地方已形成产业化,但是富硒果品的研发在当地一直是空白。原因在于,内蒙古地区的土地本身是贫硒的。
“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客观条件而放弃科学的发展思路,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就要通过其他路子想办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才是科技的奇妙之处,才是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所在。”张建中说。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实验室,李小燕带领团队持续进行着包括富硒葡萄、富硒草莓在内的新品种水果研究。专家型科技特派员平台的建立,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实验和实践空间,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而本身就是科技特派员的王永军,有着丰富的设施农业种植经验和超前的经营理念,他与李小燕教授的新技术推广不谋而合。
2015年,合作社申报并获批了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将21栋高标准厚墙体日光温室全部种植了富硒葡萄。李小燕教授也应邀进驻基地,将王永军作为骨干科技特派员培养对象,开始了“富硒葡萄”示范种植。
李小燕团队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生产的“氨基酸硒叶面肥”,结合其设施富硒葡萄栽培新技术,通过不同硒浓度处理,在87-1、无核白鸡心、夕阳红三个葡萄品种上开展富硒试验示范,主要通过叶面喷施,让氨基酸硒通过叶面吸收转化到葡萄果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