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特稿:向东看,阿拉伯世界新选择
新华社记者
海不扬波千帆竞,平沙万里车马行。汉代以降,古人用帆舷逐浪,用辐辏丈量,在中国与今天阿拉伯世界所在的辽阔疆域之间,构筑起海陆双通道,谱写出上千年来东西方货物贸易与思想交流的佳话。
而今,阿拉伯世界在局部冲突中寻和平,在内外压力中求发展。21世纪以来的几场战争让人发省,动荡催生的移民潮促人深思。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合作与共赢激励前行,历史的力量与东方的智慧又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
向东看,寻求新合力,谋合作,构筑新成果,成为许多阿拉伯国家和企业的新思路。在这一背景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10日将在北京举行第八届部长级会议。
国际交往的新范例
在许多阿拉伯人眼中,这一论坛不仅推动阿中关系发展、统筹双方多领域合作,更重要而可贵的是,它向世界证明了一种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基石:那就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设政治条件。
启程前往北京赴会前夕,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副秘书长胡萨姆·扎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拥有巨大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力的中国始终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呼吁维护阿拉伯国家的权利,特别是“中国在对外交往时不预设政治条件”,因此,阿拉伯国家普遍乐于和中国开展合作。
在他看来,中阿合作论坛是一种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在定期会议上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换意见,并统筹规划阿中经贸、社会、政治等领域的合作。
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萨巴赫·谢赫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地区发展与和平稳定,不干涉其他国家独立和主权,是国际合作、国际关系的新模式。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曾书柔 瓦利德)中国公安部签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即俗称的“中国绿卡”,由于签发量少,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