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题: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记力铸大国重器的国防科技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胡喆、张泉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我国自主研制的核动力潜艇,到我国第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再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以黄旭华、尹泽勇以及歼-20设计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作者,以无私的奉献、无比的忠诚,谱写一曲曲时代壮歌。
黄旭华:“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下,我的科研生涯可以继续了!”白内障手术复诊,视力恢复良好,黄旭华很激动。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年逾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依旧心系祖国的核潜艇事业。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成为其中一员。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简陋。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就这样,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问题。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试验危险性极大,64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他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而是确保人、艇安全。”到达设计深度时,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因工作保密之故,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1988年,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见到了93岁的母亲。黄旭华眼含泪花:“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新华社新德里12月1日电(记者赵旭)印度中央统计局11月30日晚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2018-2019财年第二季度(2018年7月至9月)经济增长7.1%,远低于上一季度8.2%的增速
新华社明斯克11月15日电(记者魏忠杰 李佳)第五届中白青年创新论坛“新地平线-2018”15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开幕,吸引了中白两国24所高校的300多名在校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