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给孩子们的信怎么写,写什么,成了志愿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家生怕伤到孩子们的自尊。他们就一边写信,一边摸索开展书信的规范培训。
志愿者给每个孩子准备了《小王子》《海底两万里》等书籍作为礼物。葛明说,第一封信就从交流书籍开始。
很快,大哥哥大姐姐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备受鼓舞的志愿者提议,扩大书信结对规模。
团队通过联系暑期支教点、志愿者家乡学校,将重点锁定在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乡村小学。
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结对,每半个月写1封信,持续1年。
5年来,公益团队先后与湖北恩施州建始县明德小学、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岔河乡结嘎小学、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王要小学、贵州省龙里县第三小学等成功结对,超过300名留守儿童因书信与大学生结缘。
暖心的“特殊礼物”
“姐姐,我越来越来信任你了,为写这次信我等了好久。”排水专业大一学生庞亚莉读着王要小学四年级王欣怡的回信。庞亚莉感慨,留守儿童最缺的是陪伴。
看着小伙伴每周收到书信,那些没结对的小朋友开始偷偷往同学的信封里塞信,将里面塞得鼓鼓的。有时候,志愿者打开一个信封,里面有三四个孩子的来信。
去年12月,一个小朋友在回信中,给志愿者塞进一瓶自己舍不得喝的饮料,结果路上漏洒,志愿者收到信时,一包信件都被泡了。
2016级纺织工程专业王昕至今对一次回信印象深刻。有次,王昕在信里加了一张贴画,结果回信时收到一大堆贴画。回信说:“大姐姐,我的贴画全都给你,你想贴多少贴多少。”
同样收到“特殊礼物”的还有工程造价专业大三学生王心楠。“信里有未署名的圣诞卡,有红手帕,还有红色中性笔芯……这些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礼物,都是孩子内心最纯真的感动。
李立群读《海瑞写给隆庆皇帝》 徐涛读《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杨立新读《朱元璋写给国子监太学生》 中国网娱乐1月4日讯“古人都这么有个性吗?”《见字如面2》新年继续用书信穿
原标题:厉害!妈妈和儿子同时大学毕业,母子间的书信感动了无数人“今年6月,她将同我一起,从浙师大毕业。而这个人,正是我的母亲。”6月毕业季,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对母子毕业生即将一起跨出校门。
梁淑秀(右)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姐姐。@五通桥警方 图 1月3日,80岁的梁淑秀与姐姐梁淑清告别后,离开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荣丰村,返回大连。姐妹俩上一次见面,还要追溯到3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