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6月27日消息(记者郭淼 郭威)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专制型号总师、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刘永泉,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带领全所科研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和提升,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动力技术的新发展,助力我国现代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发展迈入新时代,成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
(央广网发 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提供)
在刘永泉办公桌最醒目的位置上,摆放着一台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的模型。刘永泉说,这个代表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起点的模型正时刻激励着他,作为新一代航发人,要更加坚定地沿着前人坚持的自主创新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刚走出校门的刘永泉怀揣着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梦进入到了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简称动力所)。那时,动力所正在研制“昆仑”发动机。
刘永泉回忆起当时艰苦的环境还是感慨万千,当时的试车台都是敞开的,没有遮挡的,整个周边都是受噪声影响的,吵的不行,三公里以外的居民都能受到试车的影响,心都会有要蹦出来的感觉。另外,冬天到实验基地大概30公里,每天是那种大卡车到试验基地去上班。气温低,经常冻得整个人都麻木了。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工程系统,是一门逼近极限的工程科学,研发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保障国家安全、彰显强国地位的航空武器装备“心脏”的大型发动机,更是被发达国家作为战略性产业高度封锁。作为一个新手难以进入的行业,它有比较高的门槛,技术上难度大,跟其它的相关产业,比如材料工业,电子、控制等密切相关。需要大量的、长期的积累数据和经验。现在,发动机试验一个小时油钱就需要5万元,一年下来要进行数千个小时的试验。
(央广网发 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提供)
刘永泉在“昆仑”发动机创新研制过程中,在配合团队进行的无法计数的试验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迅速成为了团队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后来又加入“太行”等发动机的研制,一干就是34年。从“昆仑”到“太行”,我国的航天发动机实现了自主研制成功到世界最高水准的突破,刘永泉也完成了从一名设计人员到团队组织核心的转变。
多年来,在刘永泉的带领下,动力所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设计、高可靠性结构设计、先进控制技术和先进工艺材料应用等各项技术关键;创新性地提出发展整机动力学,解决了国产发动机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动问题;完成了发动机易损件必换件国产化研制,实现了大修备件的国内自主保障……在完成的多个项目任务中,数十个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刘永泉说,几十年走下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些很重要的技术上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航空发动机的春天来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缘。作为从业者,他们需要加强航空发动机相关的基础研究,在关键技术上要有能力开展研究和公关。
对于未来,刘永泉有着明确的规划,那就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发动机核心技术的融合,打造发动机研制精细化工程。让设计面向制造,提升研发体系的工程实用性,逐步建成统一的、集成的、系统的、工程化的研发体系,从而实现发动机迭代研制的不断加速。他表示,不仅仅要出一型两型产品满足当下所需,能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能不能通过产品真正使得我们航空发动机的行业走到世界的前列,从航空大国如何到航空强国,能做什么,如何做,这是他现在考虑最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