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居住的时光是自己的——新的租房“打开方式”,了解一下?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席敏
在租的房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很多人曾经的梦想,如今似乎并不那么难实现。即使是几平方米的房间也能享受现代装修和温馨服务,房间可以“量身定制”,甚至能够选择邻居……租房,因为理念、模式、服务等一系列变革,拥有了哪些新的“打开方式”?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租出新生活
搬进新房的第一天,“80后”朱晨请朋友在楼上的天台小聚。在青岛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的他租下公司附近的套房式公寓,将其中一间布置成健身房,还在门口设计了一个吧台。朱晨说,如今每天省下1小时路程,有了更多时间锻炼休闲。“越住越舒服,越住越有家的味道。”
房子是租来的,住在这里的时光却是自己的。曾几何时,低品质的租住生活和居无定所的担忧让租房成为很多人头疼的事。如今,随着商业模式、技术、服务等革新,越来越多像朱晨一样的人们从租房中品出了新的生活。
租得更有尊严。和过去仅提供房源不同,包括自如、魔方等在内的租房平台开始扮演起“托管”角色,将房屋重新装修、精细管理。
“过去房子选中介,如今更多是我们挑房子。”自如创始人熊林说,自如按照房龄、户型、社区等指标遴选房屋,给每户房子“配置”设计师、装修团队。
三间卧室至少有一个卫生间,将宽带升级到小区最高值……“打包”装潢和服务的长租公寓一经推出受到市场欢迎。有数据显示,整装长租模式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
住得更加从容。通过大数据对房屋精细管理,中介做起了物业,租客也拥有了管家。记者调查发现,诸多租房平台都在尝试用数据管理好每一间屋子甚至每一个水管、灯泡,并配置保洁、维修以及物业服务。
生活有时也在别处。北京胡同“怀旧风”客栈、上海外滩“文艺范儿”民宿……特色民宿短租的兴起为旅行添了更多滋味。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在线民宿预订交易规模将近200亿元。
“好的环境总是有‘治愈’能力。”管理超过1万套精品民宿的北京路客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元媛说,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居住而非拥有住房,“租”出新生活已成潮流。
租出朋友圈
345个房间被分为四个不同“星球”,每间房门贴上专属标签,共享屋顶花园、健身房甚至宠物盥洗区,不定期社区活动……不久前,社交型公寓Meeta自如寓开业,引起青年租客的关注。
生活不是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在互联网让人们习惯“孤独”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线下社交帮人们找回“喧嚣”。在居住功能之外拓展公共空间和服务,更强调人与人的互动,青年社区类长租公寓应运而生。
环顾市场,租房平台相继推出社交租房。在此基础上,主题公寓、特色房屋花样迭出。
“一群年轻人在公寓花园喝着咖啡,聊着电影和音乐——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回忆起Meeta自如寓开业情景,熊林感慨,“我希望租房本身产生价值,不仅能给租客们一个家,还能帮他们找到可交心的朋友。”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认为,起源于欧洲、日本的青年公寓,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现实的存在意义。“城市里独居青年越来越多,租房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在解决住的问题后,满足甚至引领精神需求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刘冰说,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被互联网“赋能”的房屋租赁平台正逐渐向城市生活服务提供商转型。
延伸服务的同时,精耕市场也是方式之一。根据细分目标人群设置不同租赁房屋和模式,蓝领公寓、企业公寓等逐渐产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于春玲认为,瞄准品质的模式创新尤须守好品质关,要把握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坚守工匠精神,把服务做实做好,实现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型。
租出新产业
商业总与需求相伴。新技术和模式重新定义了房屋租赁,也延伸出新职业和行当。围绕“租”字,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起初是为了解决忘带钥匙的痛点和安全诉求,做起来却意外发现了一个产业。”熊林说,自如在3年前研发出智能门锁,可实现app开门和实时监控。目前在全国使用智能门锁超过60万个。
纵观家居市场,以房屋为场景,包括人脸识别、智能家居、报警系统等一系列应用加速落地。“也许未来,每个家电之间将实现物联网。”山东宜和宜美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伟红说。
提供租住产品同时,数据也帮助平台搭建信用体系,并基于信用延伸出更多体验和服务。
模式创新也带来了产业生态。从整装长租公寓起步,房屋租赁平台相继拓展出涵盖设计、装潢、搬家、保洁等产业体系。“不少供应商和我们一起成长,逐渐成为业内龙头。”熊林说,今年预计有450家供应商在自如的供应链条上,采购额将达60亿元。
房屋管家、房检专员等不少新职业随之产生。一些租赁平台提供搬家打包、布置还原等服务,打包师等职业随之产生。
“职业的产生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刘冰说,用创新连接城市与生活,将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看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