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小镇的阳澄曲叙,通过讲述、演出、和曲、雅集等形式,以曲会友,同时也向海内外游客呈现了“原味昆曲”。曲友们在唱念做打中演绎着昆曲的百转千回、悠远流丽。黄莹 摄
端午小长假第二天,在“昆曲小镇”江苏巴城,古色古香的老街巷内清曲婉转,引来一波波游客一探究竟。正在举行的2018阳澄曲叙上,来自全国十多家曲社的曲友和曲迷们正沉浸在吟咏拍曲中,切磋交流。
在老街一隅的俞玖林工作室内,《昆曲大观》作者杨守松正为曲迷讲述昆曲旧事趣闻,“巴城有许多与昆曲密切相关的遗迹:1200年前,第一个唱昆山腔的黄幡绰;600多年前,昆山腔雏形诞生的‘玉山雅集’;第一个拥有昆腔私家班的巴城人顾阿瑛;400多年前,第一个把昆曲搬上舞台的巴城人梁辰鱼……”。在他看来,保护好这些资源,才能让昆曲历史“看得见、摸得着”。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巴城是“百戏之师”昆曲发源地,在这里,昆曲完成了“昆腔前身-昆山腔-昆曲-昆剧”的华丽演变。为将昆曲发扬光大,除挖掘历史底蕴,巴城还通过举办昆曲主题活动、戏曲教育论坛;成立名家工作室、小梅花戏剧团;吸引昆曲动漫、昆曲主题民宿餐厅及文创延伸项目入驻;开展线上线下昆曲赏析分享会;开发昆曲小镇探源游旅游线路等,形成独具文化气质的中国首个昆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