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斯坦利博士还表示,从它的骨骼结构来看,不属于树栖物种,因此被保留下来的几率并不高,“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标本”。
新物种命名为“李墨琥珀蛙”
根据化石细节,科学家推断,化石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与现生的产婆蟾超科(Alytoidea)/盘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蛙类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综合特征,又有别于以往发现的该科中其他蛙类。
“它前颌骨背突十分显著且二分叉,‘V’字型副舌骨,第2荐前椎上的自由肋(浮肋)以及颚骨缺失,这些综合特征均区别于以往发现的其他蛙类,因此将这个标本鉴定为新物种,命名为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邢立达说。
科学家还根据“琥珀蛙”的发现地——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琥珀产区——其他动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拟出它们当年的生境,并据此推断此次发现的蛙类很可能曾在缅甸地区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动,以蚊、甲虫、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 讲述
从缅甸“虫王”处意外获珍宝
被认定为新物种的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属名“electrum”是拉丁文琥珀之意,“rana”意为蛙,种名“李墨”向标本提供方、琥珀收藏家李墨女士致敬。
这块琥珀,是李墨从一位缅甸“虫王”手中意外获得的。
“这块琥珀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当时我的缅甸‘线人’小木,给我看了张象素模糊的照片,我想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得到它。小木说,这块青蛙琥珀在缅甸密支那,是缅甸‘虫王’(当地一个做琥珀化石的商人)的珍藏,他也只见过一次,偷偷拍了张照片给我。为了赶在别的收藏家之前得到它,我立即动身前往密支那。”李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