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荣是民勤县西渠镇制产村村民,2013年承包了青土湖区域的2000亩治沙生态林,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发展梭梭林,在梭梭根部接种中药材肉苁蓉。何德荣精心管护梭梭林,定期浇水、施肥,防治鼠兔害。2017年,他通过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收入达140万元。尝到了甜头后,他又承包了青土湖区域的2600亩治沙生态林。
“梭梭接种肉苁蓉是一个朝阳产业,它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收入,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大做强。”何德荣说。
防沙,治沙,用沙。各地充分利用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合理有序发展沙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林果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业、能源、沙漠旅游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张建龙说。
须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科技攻关,创新补偿机制
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遏制了肆虐的“沙魔”,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成功典范,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我国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秘方’有三大法宝:一是优先保护,开展自然保护与封禁保护;二是积极治理,实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三是适度利用,发展沙区产业。”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卢琦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