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17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总体好转 臭氧污染可控

2018-05-31 21:16:1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高敬)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31日介绍,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9.3%;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63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频率平均为10.8%。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监测国控水质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增加,劣五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地下水5100个水质监测点位中,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和极差级点位分别占8.8%、23.1%、1.5%、51.8%和14.8%。

针对公报显示的臭氧浓度逐年上升问题,刘志全在发布会上回应,我国臭氧污染呈现连片式、区域性污染特征,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武汉城市群、陕西关中地区,以及成渝、珠三角区域。从污染程度看,我国臭氧污染以轻度为主,未发生严重污染,更没有出现“爆表”。

他分析指出,臭氧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生成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高温、强光照天气;长期以来全球和区域臭氧浓度背景值持续上升。

刘志全说,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推进光化学监测网建设,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例行监测,加强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监督性监测,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决策支撑。同时,着力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领域的治理。

他提示,总体上看,臭氧超标程度相对较轻,污染是局地的、短时的,臭氧污染时间相对集中,也为公众避免污染危害提供了条件。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