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长春欧亚春城超市,除了可降解塑料袋,还提供了多款布袋、纸盒、纸袋、编织筐等。副总经理李建鑫介绍,2016年销售了7.8万个布袋,44.4万多个可降解塑料袋;2017年销售10万多个布袋,约40.5万个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袋销售量减少近4万个,消费者更多选择耐用的布袋。
吉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禁止生产、销售、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吉林在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如今,全省大型商超可降解塑料产品替换率达90%,市场供应主渠道已形成。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限塑以来至2016年,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小摊贩:超薄塑料袋大多免费提供,禁而难绝
限塑令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袋明码标价,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但在一些场所,现实不容乐观。
“每晚都有人来卖塑料袋,这种薄的我一般买5捆,每捆1元共30个,第二天几乎都用光。限塑令之后,厚袋子更贵了,我们要多花一些钱,但不会向顾客收塑料袋钱。”南宁某农贸市场一位摊主说。
记者看到,商贩都备有塑料袋,超薄的占多数。顾客买菜时,摊主会主动套袋,有顾客接过袋子掂量一下,觉得袋子薄,还让摊主多套一个。有骑车来的,为了袋子挂在车把上牢靠,也会要求多套一两个。
与市场两街之隔的小巷里,几个商贩在摆摊。一位卖水果的商贩展示了3种塑料袋,“这是能装10斤的,这是能装8斤的,都是9元3捆,这种薄的9元6捆。”薄塑料袋上没有任何标识。
刚买完菜的李女士提着袋子说:“有的菜沾着土,有的带着水,用塑料袋提回家直接扔了,不心疼。如果用布袋子,还得收拾一下,不方便。卖菜的都会提供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