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27日电(记者王烁)他年少时双腿被迫截肢,40多年来,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撑着单薄的身躯,照顾着母亲和智残的弟弟。
席天根是河南省郏县安良镇狮王寺西村的一位农民,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关于生命和坚持的故事。
21岁,他痛失双腿
记者到席天根家里时,他正双手摁着地,一边“走”一边在屋里做家务。
4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席天根跟着大队在地里摘烟叶,当他满身大汗从烟叶炕房里出来时天都黑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不小心滑到了凉水坑里,20多天后,双腿开始疼痛。尽管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却无济于事,21岁那年,他的双腿被确诊为严重坏死,威胁到了生命。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拿着贷款来的300元,带着他到郑州做了截肢手术。
回到家后,父母下田劳动,他就只能待在家里。因为残疾,已经定了亲的对象离开了他。
面对残酷的现实,席天根不知哭了多少次,而后他开始思考自己今后的人生。他让母亲给自己做了两个布垫子套在手上,开始锻炼用双手摁地,以双臂支撑着向前“行走”。
刚开始练习时,向前挪动没多远,他就感到双臂酸困,累得满头大汗,手指磨破了又愈合,不知多少次。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锻炼,席天根终于又能“走”出家门了。
随着长期的锻炼,席天根的双臂越来越有力量。想着父母的辛苦,他开始下地劳动,砍玉米秸秆,他坐在地上,双手抡起锄头,汗水浸透了双臂。刨红薯,他抡起耙子,刨一棵、挪一步,他每挪一步,地上就留下一道印痕。
33岁,他成为家中顶梁柱
1986年,席天根的父亲去世,留下母亲、肢残的他和智残的弟弟。弟弟不会干活,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33岁的席天根和年迈的母亲身上。
每次下田干农活,席天根总是想办法多干点,以此来减少母亲的劳动量。后来,母亲年纪大了,席天根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家里,他给母亲和弟弟洗衣服、做饭。2006年,母亲不慎摔伤,生活不能自理,席天根忙完农活后就守在母亲床前,给母亲洗头、洗脚、喂饭喂药,照料得无微不至。当年年底,84岁的母亲怀着对儿子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席天根和弟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下田劳动时,他坐在轮椅上,弟弟在后面推着他。虽然弟弟不能劳动,可席天根从没有一句怨言,即使累得全身快要散架,他依然带着微笑给弟弟生火做饭。
“虽然他啥也干不了,至少家里还有个人,陪着说说话也好。”席天根说,2015年,弟弟因病去世,席天根强忍悲痛,送走了自己的最后一个亲人。
“弟弟走了以后,这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想着找个伴儿。”席天根先后养了三只猫和两条狗,这些宠物成了他的忠实伴侣,家里家外形影不离。
年过六旬,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席天根却一点也闲不住,一到农忙季节,他还坚持下地劳动。由于多年的“行走”和劳作,他的双手已经严重弯曲变形,手背上留下了厚厚的老茧。
席天根老人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逢年过节,不断有爱心人士前来慰问。村干部也为他申请了每月130元的低保,钱虽然不多,但不至于让席天根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
“现在种地不用交粮了,国家还有各种补贴。残联的工作人员对我家进行了无障碍施工改造,不仅为我定制了床和橱柜,还专门给我买了电磁炉和锅碗瓢盆。”席天根笑着说。
后来,席天根老人又被平顶山市残联的工作人员接到了平顶山市区,安装义肢并进行锻炼。经过40多天的锻炼后,席天根终于可以拄着拐杖站起来走路。
“以后我就享福啦,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日子多好啊。”谈及未来,席天根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