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沈阳技术研发力量并不弱,成果也很多,但利用率产出率一直不高。而且,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成果转化较弱。”沈阳科技局局长赵日刚介绍,沈阳专门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学习借鉴北京科技创新经验,在全市施行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47家,居东北首位。
沈阳是重要科技产出地,但本地转化有限。京沈合作让沈阳成果更多输出北京。2017年沈阳输出北京的技术合同登记数量44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1亿元,增长223%。
对口合作,沈阳更多优质产品进京,丰富了北京市民菜篮子。北京二商集团与法库县签订协议,优先采购湧鑫肉牛等优质农产品。北京招联食品、六必居等7家企业分别与沈阳企业签订协议。两市还建立了农副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检测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制度,沈北大米等10余种农产品顺利进入北京市场。
在政策做细做实、办事效率等方面,两地干部有差距
“与北京企业、项目对接过程,就是观念思维转变的过程。”王宏新说,“除了平台、本领外,我们抓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把政策做细做实、办事效率方面,与北京干部还有距离。”
沈阳市旅发委党组书记赵继凯,是沈阳挂职干部的领队,挂职北京发改委副主任半年。“除了平台、资源优势不可比拟,怎么做到钉钉子、抓实效,北京干部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北京确定发展十大新兴产业,紧跟着10个细分领域政策就出来了,很具体,可操作性强。”
赵继凯说,从政府引导基金到市场风投、贴息贷款,再到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北京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和做法值得沈阳学习。
中关村朝阳分园管委会副主任刘伟在浑南区挂职副区长也半年多了。他认为,沈阳干部很勤奋,但几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外界舆论的唱衰之声对沈阳发展颇有影响。“京沈合作不是京沈帮扶。我们北京的挂职干部要发挥桥梁作用,把北京的企业项目介绍过来,也要把沈阳的好资源推介进京。”
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有为表示:“与北京对口合作,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方位对标,不仅仅是引进多少项目,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找差距,找准培育新动能的着力点,探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