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亮瞎眼的古代科技:数千年前的古玉是这样雕琢出来的

2018-05-18 11:06:0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据关晓武介绍,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3个牙璋,长度分别为58、71、99厘米。将近一米的大平面,加工难度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到底是如何切割、如何制作而成的,还有待研究。

令人震撼的不只是大平面,在一些玉器上还发现了肉眼难以察觉的窄细平行线。凌家滩出土的一只玉镯,外径8厘米、内径5.7厘米、厚1厘米。张敬国等学者在3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玉镯0.5厘米弧面上有约50条细阴线平行排列,纹丝不乱。

“推算一下,每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仅为0.1毫米。凌家滩文化距今5000多年,难以想象如此精细的加工是怎么实现的,用什么工具做到的。”关晓武感叹道。

同样精细的还有扭丝纹玉环。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时期楚墓出土的一枚扭丝纹玉环,扭丝纹饰非常精美,如绞拧的绳索,一圈圈的线条细密规整,距离均匀。

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生对玉环图片上的螺旋凹槽距离进行了测量,用数学方法做了分析,并将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认为这些螺旋凹槽和阿基米德螺旋线相符,其制作可能采用了复式精密机械。

“他推测当时玉器制作者或许已经知道制造相应的装置,来制成扭丝纹玉环。”关晓武指出,不管春秋时期是否采用了复式机械装置,考古发现的这些扭丝纹玉环都足以说明当时玉工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记者 唐 婷)

关键词:古玉古玉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