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新高考时代全面来临 开启高校与学生间双向选择(3)

新高考时代全面来临 开启高校与学生间双向选择(3)
2018-05-05 09:16:09 新华网

围绕录取标准多元化和考试改革,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提供条件和动力,是这次改革的突破意义的集中体现。高校的招生选择权体现在,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制定的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要求进行录取;可以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基础上对考生进行甄选;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下,制定更为详细的综合评价录取标准和方案。高中学生的选择权在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对照不同高校专业录取要求,选择高中阶段部分课程,进而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

与之配合的,是逐步取消高校录取批次、推广平行志愿,让高校之间竞争优秀生源的机会更加平等,让考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数量更多。同时,通过取消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把综合评价结果的使用权交给高校。当然,目前的方案距离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多次选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通过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来实现,但毕竟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

  2.地方试点凸显“探路”效应

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地方,率先完成了一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和选考,探索推进了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改革,逐步取消了录取批次,在本地高校探索了全国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录取制度,带动全国高校中近一半的专业在两地招生中提出了选考科目要求。尽管开始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但是这次改革为高中教学改革打开了空间,推动了高校招生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了高中生学习选择和高校生源选择意识的觉醒,为高考改革在更广范围内推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两地的试点,也让我们认识到原来的一些设计思路存在不细致、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学完即考、考一门清一门,本意是减轻一次性高考压力,但会对高中教学节奏形成一些冲击。选考时间如果安排太早(如高二上半学期),就会迫使学生在高一选课并提前面对高考压力,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讲,还难以适应。二是选考科目一年多考,本意是为学生提供多一次机会,但是基于考生百分比的等级记分制难以保证每次考试的相同效度,过细的等级划分又调动了考生重复考试的积极性,学生重复参加考试的动机反而复杂化了。三是相对较难的科目(如物理)选考学生少,物理成绩好的学生集中选考,但按百分比等级记分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得不到优秀等级。四是高校按照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积极性不高,一半多的专业没有提出要求。这样,建立多元标准、减轻学生压力、鼓励兴趣和特长的努力就受到阻碍,“双向选择”的桥梁就难以搭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