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他们,这样书写青春的答卷
新华社记者吴涛、魏梦佳、唐荣桂
青年有梦,国家有望。距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五四运动”即将百年,今时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与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相比,变化已是翻天覆地。盛世青年,又该如何书写他们的青春答卷?
以青春之我 建青春之梦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兰婧怡,是个标准的“90后”新青年。源于大学期间的支教经历,所以一毕业她就报名参加了“美丽中国”的支教项目。选择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桂花镇支教,投身于山区孩子的教育事业。
“在偏远山区,购物的欲望消减了,因为每周都有三十几节课,每天都很忙碌。”兰婧怡笑着说,物质虽然不丰富,但精神却很充实,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兰婧怡给自己定位是“点灯者”,意为“点亮山区孩子的世界,让他们的内心有更多的光芒和力量”。
两年的支教时间将在今年7月结束,但兰婧怡帮助山区孩子教育的梦想还在路上。她规划着自己未来--继续从事教育行业,找一份课程设计、阅读推广方面的工作,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山区孩子的命运。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年轻村官的身影,她就是灌阳县灌阳镇福星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陆晓岚。
两年多时间,她的足迹遍及福星村的各个角落。五一节刚过,她又在村里忙了起来,“我2015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这里,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因为我生长在农村,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也认为农村是我们青年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陆晓岚说。
灌阳县是一个地处广西山区的贫困县,脱贫攻坚是当地近几年的主要工作。在陆晓岚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各村民小组通上了水泥路,脱贫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风华少年正逢时 激荡梦想任在肩 一次次交流 一场场访谈 触摸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感受他们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视频剪辑/王莹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调查】数据绘制当代大学生精神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