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传统工匠”跃升“智造先锋”——记中车戚墅堰所首席技能专家刘云清

2018-04-29 17:56:0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他出身机修钳工,却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潮中跃升为智能制造的旗手;他最初学历只是中专,手下却带着一批博士、硕士。他将“传统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最终变身为“智能制造”的典范——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车戚墅堰所首席技能专家——高铁工人刘云清

钻研学习专业技能

1996年,中专毕业的刘云清进入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机修钳工,跟着老师傅学习维修数控机床。

“咱们干维修,要学的可不光是维修技术。”师傅的这句话深深地烙进了刘云清的脑海里。凭着对数控技术的热爱,刘云清不断刻苦钻研,很长一段时间,他过的都是“车间、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进口数控设备维修理论书籍,先后完成了大专、本科的学习。

那些年,数控机床大都是从国外进口,出了故障也多是请外国专家来维修,这种时候,刘云清总是半步不离车间地观摩学习。

每天吃完晚饭,刘云清就到车间转转,琢磨机器的构造,思考维修中的关键难题;每当生产上有需要,他就设法动脑筋解决现场问题。他也因此逐渐成长为全面系统掌握数控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设备故障维修的专家。

“设备名医”名不虚传

如今,刘云清行走在车间机器群组之间,就能敏锐地从轰鸣声中感知哪一台设备出现了异样情况,并能精准判断出“病因”。

让刘云清奠定“设备名医”称号的是他对一台价值380余万元的日本进口卧式加工中心的抢修。

2010年9月份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刘云清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叫醒。当时,公司正在生产一批汽车支架样品,负责一道关键工序的日本OKUMA卧式加工中心突然出现故障,生产临时中断,而距离约定的交货时间仅剩不到20个小时。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