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商业航天大有作为。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说航天技术是一粒种子,那么开花结果还需要靠产业化应用。航天事业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落得更实,就要打通高科技与经济社会的通道,相互支撑,因此商业航天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出现了不少从事商业火箭或商业卫星研制的公司。对于商业航天,我国的态度是四个字:鼓励,有序。李国平说,卫星应用产业的产值能达到整个卫星产业链产值的80%以上,我们鼓励社会资本充分投入到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等不同种类卫星应用中。目前,0.5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已开始商业化运营。
“下一步在制定航天发展规划时,会将商业航天发展纳入进来统筹考虑。对于能够以商业方式开展的航天业务,政府将来会放开,从商业公司采购服务。对于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运载火箭、发动机等航天业务,一定层面对商业公司给予鼓励支持,但是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李国平说。
家园共有,科学无界
开发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外层空间开展探索活动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比如,卫星的频率、轨道资源如何分配,外空交通规则怎么制定,都需要参与国共同协商。”李国平说。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就开始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到现在为止,已与3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21项双边合作协定或者协议。
与巴西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88年,中国与巴西开展地球资源卫星合作。“两个国家就同一个项目合作30年,这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李国平说,目前,中巴双方联合研制发射第四颗卫星,中巴地球资源04A卫星研制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