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最大特区迈向全面小康——海南脱贫攻坚扫描

2018-04-23 14:56: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昌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累计投入近14亿元,建设24所思源实校、14所教育扶贫移民学校,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5.5万个学位。目前,海南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子全程扶持体系。

针对因病致贫“硬骨头”,各地不断完善健康扶贫体系。琼中构筑起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救助、贫困户人口救助专项资金组成的“六道防线”;五指山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互联网+健康管理”远程平台,促进医疗资源贯通。

夯实产业打通“造血动脉”

莽莽胶林中,鸡群自由栖息。在儋州市雅星镇飞巴村,村民符志清一早来到自家橡胶地喂鸡。“妻子长年患病、三个孩子上学,过去一家人只能靠种点橡胶维持生计。”符其清2016年开始养鸡,当年就摘了贫困帽。

为破解种养小散弱问题,海南着力提升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程度。2017年,海南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12.42亿元,同比增长60%,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达87%。

长期以来,扶贫项目同质化制约着脱贫增收步伐。对此,海南各市县立足本地资源力求特色化发展。琼中森林资源丰富,花源植物多、花期长,养蜂被打造成扶贫优势产业;渔业大县临高拥有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贫困户与养殖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红利。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海南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330个省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323个贫困村,“百企帮百村”行动推动270对村企结对帮扶。

在脱贫攻坚一线,1200多名驻村干部成为脱贫“领头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等11名党员成立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通过发展芒果等产业,107户贫困户一年内全部脱贫。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