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揭秘“月宫一号”内的生活:种菜养虫、上网追剧

2018-04-22 07:4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 对话

  “月宫一号”总工程师刘红:

  虽还在地面研究以后会太空搭载

  新京报:举办开放日科普活动,出于什么考虑?

刘红:“月宫365”实验进程密集,参观的多了也会影响实验,一直没公开参观,这次借着第三个航天日机会,面向公众开放,希望能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后续力量。

新京报:实验已进入倒计时,目前各方面进展如何?

刘红:总体情况运转良好。实验的核心目的是如何支持不同水平的志愿组的生命保障,因为在外太空也不可能一组人派过去一直待着,会有不同水平的成员交替换班,所以我们设置了两组代谢水平,一组代谢水平相对较低,一组较高,1-2-1交替证明了系统可以稳定调控。

新京报:“月宫365”计划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刘红:比较大的困难是实验持续时间特别长,中途跨越各种节日,不管是中秋节、春节,成员必须在岗。

技术层面上,舱内的成员驻留了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我们要保证这200天从心理到生理都很健康。

而且这个系统,设置了换班,有各种代谢水平交替,要保证及时调控系统,这也是很大的挑战。

新京报:“月宫一号”的实验会应用到太空吗?

刘红: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到空间应用级别,停留在地面研究阶段,以后要做太空搭载,比如搭载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空间站,研究空间环境对这个系统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天地对比,来分析获得矫正参数、矫正模型,这样整个大系统的参数、模型就可以应用到太空中了。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