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长江上游生态重灾区的水清了

2018-04-21 18:16: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当地组建了环保警察,配合各级河长日夜巡查,堵住死角,让生态旅游为工业转型补血。

  长远利益引导产业升级

青川县沙州镇幸福村村民黎焕贵站在自家三层小楼前,远眺白龙江。

白龙江是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的支流。1996年,白龙江宝珠寺电站蓄水发电,形成白龙湖,老百姓“靠水吃水”发展起网箱养鱼,高峰时村里养殖网箱多达900口,每年能给40多户养殖户创造约600万元纯收入。

但时间一长,网箱养鱼导致白龙湖水质恶化,甚至影响了下游城市的饮水安全。

黎焕贵是村里最大的网箱养殖户之一,每年只辛苦半年就有20万元纯收入。“网箱养鱼效益高,对度过地震灾后困难帮助很大,但环境变差了这生意绝不能再做下去!”

2014年,当地政府坚决取缔网箱养鱼,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黎焕贵积极响应号召,他的“幸福黎哥湖鲜居”次年9月正式开业,如今每年有近10万元经营利润。“环境好了,未来旅游肯定越做越好,要看长远。”

  绿色守护长江上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3月10日,500余名志愿者来到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带着家人孩子栽下600余棵柳树苗。这是志愿者们连续第十年义务为汶川植树。

汶川地处岷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卧龙自然保护区就在汶川县西南。大地震曾造成多处山体崩塌,从山顶到山脚撕开一条条灰白色的巨大裸露带。

大地震后,志愿者们每年都要参加“我为汶川栽棵树”的活动,累计组织近四千人,分别在汶川漩口镇、映秀镇等地植树近万棵。

四川持续推进了地震灾区植被恢复,岷江等长江上游河道治理等工作。震损林地植被460万亩恢复重建,大部分山体已重新披上绿装。

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全面恢复,还新增4万公顷栖息地,建成土地岭、泥巴山野生大熊猫遗传基因交流的关键走廊带。

山青了,水自然更清。污染严重的沱江流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水质改善十分明显,水质优良率从去年一季度的6.2%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62.5%。长江上游河水正变得清爽甘洌。

关键词:长江地震生态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