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聚焦中医好政策如何落地 民间中医不看分数看本事

2018-04-13 08:2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历代中医名家辈出,很多国医大师都不是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如蒲辅周、董建华、李重人、王绵之等,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院校教育。陈珞珈说,很多省市的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以及名老中医,都是以优秀的成绩考试录用进来的。穿了“皮鞋”的中医,要多关心那些还在穿“草鞋”的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原来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继续实施,保留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原渠道不变。《暂行办法》实施前已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可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也可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江湖骗子进不来

  不埋没人才也不放任自流,不限制发展也不降低标准,把好民间中医人才的“入口”

不少人担心,大量民间中医通过考核注册后,会不会导致中医队伍质量下降?

“在严格规范的临床考核面前,江湖骗子是不可能进来的。”陈珞珈认为,《暂行办法》规定,申报人有两个条件: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要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要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两者共同的条件是:对某些病症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都要有2名执业中医师推荐。能否给他们发证,关键是有一系列完整配套的临床考核办法,还有5位同专业或同专科的专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系统、全面的临床考核。

不少民间中医担心,他们长期在农村或基层看病,与体制内的中医没有联系,找不到2名执业中医师来推荐,推荐的中医也不了解他们。陈珞珈建议,各地在制订地方《实施细则》时,应正视并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考核录用民间中医,关键在于临床水平,而不在于有几个执业医师来推荐。2名执业中医师推荐,不能成为前置条件。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