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陕西安康“城归”:“只要脑子活,村里机会一抓一大把”

2018-04-10 18:0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家乡是割不断的情感纽带”

“腰缠万贯不如造福一方。现在我最高兴的,就是能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干点儿实事。”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春堰村村主任姚富华说。

少小离家,事业有成的姚富华,早在西安安家落户。但他心里有份对家乡割舍不下的感情。“春堰村山大沟深,全村456户,300户是贫困户,不少村民受了一辈子穷。个人富裕后,我总想给家乡做些什么。”

2014年,听到紫阳县要搞“能人兴村”,他没有犹豫,一头扎回深山,自己出资给春堰村建起了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当上这个贫困村的村主任。

在姚富华的带领下,春堰村的土地流转了,合作社建立了,茶叶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200亩上升至如今的2000余亩,大量村民在农业园区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春堰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也在2017年提升至9078元,有望尽快完成整村脱贫。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村里的能人。除了相关的政策引导,乡情也是催促能人返乡的重要原因。”紫阳县县长陈莲说。

“家乡是割不断的情感纽带,一看到家乡有需求,又有好政策,我第一时间就选择回来。”安康汉滨区五里镇黑牛种养公司负责人刘春波也有同感。

回乡后,刘春波流转了周边217户村民的土地,还安排30多人常年在他的园区打工,其中不少是身患残疾的人。“加上农忙时打散工的村民,我一年的工资支出就有100多万元,在我这里工作的村民基本脱贫。”

据了解,如今越来越多外出的安康人选择返乡。以汉滨区为例,在返乡“城归”们的带动下,汉滨区已形成166家现代农业园区,有46家龙头企业,1556家农村专业合作社,145个家庭农场,共带动了当地1.9万户、5.4万贫困人口就业。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