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诺千金 三代人对一座烈士陵园的坚守

2018-04-05 15:36:1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合肥4月5日电  题:一诺千金 三代人对一座烈士陵园的坚守

新华社记者 周畅

5日早上6点,66岁的欧福建一手拎着红色塑料小桶、一手拎着扫帚,开始清扫父亲欧兴田生前花了半生心血建成的陵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

占地22亩的陵园,欧福建“扫一圈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2016年去世的父亲欧兴田,在欧福建的心里,是“一个坚持把骨灰撒在陵园也不立碑的人”。

欧兴田1925年出生于安徽省固镇县清凉村,14岁时,还在学校读书的他和另外8名同学一起,成立了突击敢死队,他们约定:如果在战斗中伤残了,大家相互照顾;如果在战斗中牺牲了,由活着的人收尸,安葬并守墓。为了方便寻找尸骨,他们在手臂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其中7人战死疆场。

抗战胜利后,在这片土地上共有2400多名新四军战士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欧兴田所在部队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后来由于战争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欧兴田在外地工作,但他一直缅怀牺牲的同学和战友,每次看到手臂上的名字,总会想起当年的誓言。于是,欧兴田在离休后回到他战斗过的地方,开始筹建这所陵园。

在欧福建的记忆中,离休后的父亲揣着政府开的介绍信,到全国各地寻访英烈后人,寻找烈士遗骨。目前,该陵园有20多座烈士墓整齐排列,均已立碑供后人凭吊。

欧兴田去世前,对后人立下了规矩:不立碑、不收礼金、把骨灰撒到陵园里。

“爷爷说,这个陵园里都是在抗战时牺牲的烈士,他享受了和平年代,没有资格葬在陵园里,能把骨灰撒在这里就已经是沾了烈士们的光。”32岁的欧阳回忆起爷爷的嘱托,眼泛泪光。

其实欧阳心里明白,爷爷去世前一直希望后人能接手这个陵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直到爷爷走后我在整理资料时,才慢慢了解了过去和爷爷的想法。”

现在,欧阳已经和父亲欧福建一起住到了陵园里,欧福建负责打扫陵园,欧阳负责给前来祭奠的人们讲解。“今天一上午就接待了六七拨,有附近单位和学校来的,也有从外省专程赶来祭奠的人们。”欧阳说。

当站在纪念塔前为前来祭奠的人们讲述完历史后,欧阳总会加一句:“曾在这里守园三十载的欧兴田同志说过,我们今天了解战争、记住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更加珍惜和平。”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