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开馆 沪上又添体育文化新地标

2018-03-31 10:51:0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上海3月31日消息(记者吴善阳)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今天正式开馆。由此,上海又增添一座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的体育文化新地标。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等出席了开馆仪式。

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在致辞中,感谢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政府等各方对“乒博馆”筹建的鼎力支持,并表示开馆后,国际乒联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推进日后的世界巡展、设置国际乒联文献中心及成立国际乒联联络处等,使它的发展更专业、更多样、更全面。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指出,上海是我国较早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地区,被誉之为中国“乒乓摇篮”,“乒博馆”有幸落户上海,有利于推动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上海正在全力打造的“四大品牌”建设。

在仪式上,国际乒联副主席、“乒博馆”馆长施之皓向国际乒联博物馆前馆长查克·霍伊先生颁发“荣誉馆长”证书。托马斯·维克特和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雷军代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中国乒乓球协会向“乒博馆”捐赠了丁宁在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比赛用服和为纪念中马建交45周年,由马尔代夫政府发行的丁宁和刘诗雯合影纪念邮票。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佩杰接受藏品。托马斯·维克特、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亚乒联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荣,带领三位来自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少年运动员,一同挥动球拍为“乒博馆”开馆。张怡宁、李晓霞、闫森、王励勤、佩尔森、李宁、吴敏霞等10余名世界冠军、体坛明星参加开馆仪式。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开馆 沪上又添体育文化新地标

施之皓介绍中国取得首个男团冠军时使用的乒乓球台

今天下午2点在“乒博馆”二楼冠军堂,还会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时空来挑战”世界冠军“嗨皮挑战赛”,张怡宁、佩尔森2名世界冠军与9位业余选手进行车轮战。首批参观的100余名观众观看比赛,一睹挑战赛的精彩和世界冠军的风采。

“乒博馆”的落成,为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博区增添了一个国际性、永久性和公益性博物馆。它将有助于上海全民健身及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落成的“乒博馆”,将通过丰富的乒乓藏品和更多元化的手段,继续践行“传播与普及乒乓文化,增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宗旨。依托国际乒联组织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把它打造成世界乒乓球项目智库基地、世界乒乓技术技能体验基地、国际乒乓“一带一路”文化共享基地和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乒乓文化传播、乒乓精神弘扬的新平台。

原国际乒联博物馆位于瑞士洛桑,始建于2003年,拥有与乒乓运动相关的各类藏品8000余件,较完整地保留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实物。基于中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贡献,2014年国际乒联决定将国际乒联博物馆整体搬迁至上海。上海市政府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原计划建设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进行“二馆合一”建设。项目由上海体育学院立项建设和运营管理,于2016年7月22日奠基,2018年2月5日竣工,今天2018年3月3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乒博馆”集展示收藏、教育研究、体验互动、国际交流四大功能于一体,是第一个引入中国的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和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第一个在异地建设发展的项目。新落成的“乒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地块,局门路796号,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设置陈列展览区、公众服务区、体验互动区、藏品技术区、教育研究区等区域。“乒博馆”共有藏品12000余件。国际馆拥有总藏品8000余件,以时间脉络为顺序设有六个展区:发轫英伦、竞技风云、燃情奥运、技术演革、魅力乒乓、国际乒联名人堂。中国馆拥有总藏品3000余件,根据乒乓运动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经历,设有四个展区:常青之基、铸就辉煌、乒乓之春、科技助势。馆内还配有先进的VR互动体验区、多媒体互动区和3D影院。

上海是我国较早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地区,早在1904年,乒乓球运动就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文具店传播开来。在中国夺得第一个世乒赛男团冠军的男队5位队员中,就有2位上海选手;在首次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的4员大将里,有3位选手来自上海。来自上海的徐寅生还担任了国际乒联主席并成为首位终身名誉主席。乒乓球知名运动员教练员李富荣、张燮林、郑敏之、李赫男、林慧卿、陆元盛、施之皓、曹燕华、王励勤等都来自上海。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