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2月2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赏灯、猜谜、吃汤圆,可谓中国元宵佳节世代相沿的习俗,而如今元宵节的景象却不似从前了。近日,上海许多社区中心都在陆续组织庆元宵文化活动,喜庆的节日氛围可见一斑。
文化越来越丰富传统民俗不是唯一选择
在外企工作的刘佳嘉是位典型的90后,1992年出生的她,来上海已经8年了。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刘佳嘉的生活越来越忙碌,每年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只有春节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这也是刘佳嘉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
“在老人心中,像元宵这样的传统节日就应该一家团圆,但工作以后,假期有限,年初五就赶回上海了,已经很多年不过元宵了。”平时,佳嘉的生活圈里只有同事、同学,“元旦、中秋会和大家聚聚,或者外出旅游,就是图个热闹,民俗活动不太会参加。”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90后、00后群体中并不少见。对许多传统民俗渐渐淡忘了,却坚持每年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这也导致了许多人产生了“90后不重视传统节日”的看法。
刘佳嘉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她看来,年轻的一代,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多是从书本或网络上看到的,真正亲身感受到的记忆并不多。“但其实有很多年轻人心里是喜欢传统节日的,只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文化越来越丰富,一些传统民俗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了。”
社区抢先庆祝参与者多为老人
与年轻人选择聚餐、游玩的方式不同,在上海各大社区,喜迎元宵佳节的活动却开展得热火朝天。从正月十三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元宵上灯”,到正月十五杨浦区的“元宵行街会”,连日来,上海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在热热闹闹地准备元宵活动。
在杨浦,提前一周,靖宇大楼社区睦邻点就开始为附近居民举办“包汤圆、猜灯谜”迎元宵活动。揉面团、搓汤圆、猜灯谜,吸引了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前来参与。在浦东新区,亲子互动DIY元宵挂饰等活动也陆续展开,处处洋溢着元宵将至的喜悦。
在长宁天山社区,空竹表演、手工灯笼、元宵诗词鉴赏、魔术杂技专场表演也已经准备起来。连续多年来,天山社区文化中心都会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场活动”。在社区居住的周爷爷今年已经76岁了,他就是社区元宵活动的忠实观众。
“儿女忙,就在社区里过了,活动好啊,欢乐、喜庆,老邻居凑在一起吃汤圆、看节目,也让咱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老百姓心里扎了根。”周爷爷说。
守护民俗,文化传承不能止步
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其实,中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年轻人的守护与传承。
然而,现在不少年轻的90后、00后,有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了,有的虽然也过节,但对相关文化和许多习俗却知之甚少。如何让他们加入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如何让民俗融入现代生活,颇为关键。
“现在每年回家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很少,传统节日其实是个机会,心里还是非常希望能慢慢培养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的。”刘佳嘉有些内疚地说。
从工作计划看,今年元宵节,刘佳嘉还是会在工作中度过,但她表示,自己当天会给家人打个电话,送去一份祝福,也希望这些民俗活动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原标题:英媒:中国90后买车不迷信品牌“开心就好”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5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车市:“90后”不迷信品牌中国买车的人少了,买车的人也换了。
90后奢侈品消费主力 2018年,2390万中国人在为奢侈品消费额“贡献力量”。其中,“90后”和“80后”占比达71%,线下购物远高于线上购物,近六成消费者(23至38岁)靠父母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