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号文件”在基层

2018-02-25 11:01:0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前些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国家要搞乡村振兴,让每个村里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我就是受益者。”姚国记说,他所在的祥符营村是刘集镇第一个完成回迁的村子,从拆迁到搬进去只用了6个月时间,全村500多户村民住进新房。

“以前一出门就是两腿泥、两脚土,现在搬了新家后,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服务大为改善!”姚国记说,今年是第二年在新家过春节,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水、电、天然气配套齐全,来年暖气一通,跟城里没两样。“别看俺这是农村社区,有的地方城里人也都羡慕哩!”

姚国记说起身边的变化,打开了话匣子:社区内建成了三所幼儿园、一所中小学,两个儿子在家门口上学,硬件、师资跟城里没啥差别;社区服务中心还通过开展养生操、早教课等活动,向社区中的老、中、少三代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活动专业服务;安置小区还有现代化的物业管理,设置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监控等设备;有的城市社区“同在屋檐下,相见不言语”,新社区都是邻里乡亲,楼上楼下关系更密切了。

“乡村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事,也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虽然一只脚迈进了城市,变成了社区居民,但是要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还得继续加把劲。”姚国记说,刚搬进去的时候,也曾闹过不少笑话,有人在楼道堆放杂物,上下电梯很不方便,有的不遵守规则,车辆乱摆放,进出社区不安全,甚至还有人破坏社区的设施,乱拉充电电线,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现在,这些不文明行为都不见了。

转岗就业,老农民有了新营生

“群众搬进社区后,如何稳得住,获得一技之长实现转岗就业是关键。”刘集镇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恒介绍,2017年刘集镇投入60万余元,举办了电工、家电维修制冷工、挖掘机等免费技能培训班。同时,镇里穿针引线、搭建平台,联合辖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优先安排本地农民就业,组织优秀学员到知名企业面试或实习。

“我当时考了100分呢!你看,这是我的优秀学员证书。”在一个楼盘的售楼处,记者见到了鲁庙村村民张永生。他如今也搬进了绿博2号社区,2017年7月经过统一培训拿到电工证,在附近找到了一份新营生——维修电工。

“当时村里通知失地农民转岗免费参加技能培训,我将信将疑报了个名。”张永生说,在培训班他不仅学了电工基础、电表、配电等理论知识,还被安排到郑州的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实际操作实践。“不光吃住都是免费的,培训结果也是被企业认可的。7月19日拿到电工证,第二天就到这上班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