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青年结婚后大多与父母分户居住。有的子女不孝顺,年老体弱的父母往往因此陷入贫困。把父母推向社会、推给政府,会助长不良风气,越帮越多、越扶越贫。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省充分释放孝老敬亲的文化积淀,为脱贫攻坚提供文化养分。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刘家营村孝德广场上,墙上画着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公示栏里贴着村里党员的孝老敬亲承诺书。刘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太增说:“敬老爱幼、互帮互助已成为村里的风气,不孝之子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每年陪父母体检一次;每年陪父母过生日,亲手为父母做祝寿菜;你的每一个开心事,要第一个告诉父母……翻开刘家营村的德孝工作实施方案,类似这样温馨的规定还有很多。
在儒家“孝文化”的引领下,山东省有的村对孝顺的子女登红榜表扬,对不孝顺的上黑榜警示。不少村里还成立了养老理事会,设立孝善基金,通过子女拿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定期发放钱物给老人。目前山东各地建立孝善基金1万多个,募集资金2.53亿元,惠及60多万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