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研发竞争激烈。以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科技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和项目主要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HULC系统、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战术突击轻型作战服”项目和俄罗斯国防部第三中央研究所的“勇士-21”系统等。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有刚性、柔性、主动、被动四类,但部分外骨骼系统以“刚柔耦合”或“主被动复合”等复合技术形态展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和技术特点,复合技术形态应该是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发展方向。”莫新民说。
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军民应用前景均十分广阔。军用方面,一是作为单兵作战平台,与无人系统高度融合后形成强大灵活的作战能力,可能深刻改变现有作战模式;二是作为支援保障类装备,增强士兵的负重与机动能力,协助完成高原山地环境军用物资运输、野外弹药补给、战场救援、抗震抢险救灾、狭小空间物资搬运等高负荷高强度任务,可大幅提高士兵对缺氧环境的耐受力;三是通过专项设计拓展应用于核工业全封闭穿戴式辐射防护服、航天员太空助力等领域。
民用方面,针对需求进行适应性设计并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如高层消防、抗震抢险救灾、物流业等,还可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实现自主行走。“改进型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已进行相关野外试验验证,不过投入实用还有距离,将在成本、可靠性、可维修性、耐环境性四个方面进行一系列优化和提升并尽快开展小批量试用。”莫新民说。本报记者 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