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阿坝:绿色装点幸福生活

2018-02-11 07:40:5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冬闲时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南庄村的李元生,却忙着往自家李子树下堆运羊粪。“到春天羊粪就发酵好了,这是上好的有机肥。”李元生家4亩承包地和24亩坡地,全都种上了青脆李、红脆李,去年收入30多万元。

南庄村家家户户都种李子,平均每亩年产值可达1万多元,最高5万元。去年,全村最后两个贫困户甩掉了贫困帽。

种果树,能致富。阿坝州已建成核桃、花椒、木本药材等各类林业产业基地68.9万亩,年产干果、木本药材、森林食品等林产品1.3万多吨,72.5万名群众从中收入11.5亿元。

索朗也希同样是阿坝州绿色发展的受益者。他家曾是贫困户,如今,他和3000多名贫困群众走上生态保护岗位,年均增收4800元。

目前,阿坝全州已有自然保护区25个、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9个。全州创建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46个,省级生态村30个、州级生态村529个。

绿色,正成为阿坝最亮丽的底色。

产业布局做好“加减法”

元旦小长假,汶川水磨古镇游人如织。“5·12”地震前,这里是一个工业重镇。镇上烟囱林立,6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终日排放烟尘,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灾后重建中,阿坝州将所有企业搬离水磨古镇,打造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藏羌风情旅游名镇。如今,古镇百姓在自家房屋开餐馆、宾馆,吃上旅游饭,呼吸上清洁的空气。

水磨古镇的嬗变,见证着阿坝绿色崛起的努力。“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绿色是阿坝最大的底色,生态是阿坝最大的资源。”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说,为保护生态,阿坝近年来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州、绿色崛起”战略,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占大头的阿坝,定位“绿色循环”,做好“加减”法:“加”——新增新工艺、成倍增长的企业效益和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模式,与成都市合作在金堂县建立成阿工业园区、与德阳市合作在绵竹市建立德阿生态产业园区,州内工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建立汶川漩口新型工业集中区、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区;“减”——减掉低端产能与噪声粉尘企业,先后停产阿坝工业园区14家企业,淘汰29家企业落后和过剩产能。

围绕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阿坝加快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改变以水电为主的单一能源供给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

山川家园重新绿起来

“5年前,这么大的风一刮,肯定飞沙遮人眼。”若尔盖县辖曼镇河拉村村民夺吉当周抓了抓头发,摊开手——掌心干干净净,“现在高山柳长起来,沙尘飞不起来了。”

辖曼镇是若尔盖县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沙地一度蔓延到镇政府附近。如今,沙化地里伫立着一排排整齐的高山柳,一株株黄色的草帘子将它们连接起来。夺吉当周忙着给治沙队搬有机肥、送酸奶,“我们受够了风沙的苦,希望家门口重新绿起来。”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治山”,四川藏区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强。

为保护草场,若尔盖县求吉乡上黄寨村成立生态畜牧合作社,用圈养代替传统放牧,减少草料浪费,减轻对草场的破坏,冬天也可以喂养牛羊,经济收益大大提高。阿坝越来越多的羊群从草场走向圈舍,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麦溪乡位于四川若尔盖县湿地核心区,村支部书记足巴甲提议,嘎沙村成立“嘎沙村种草治沙牧民协会”,已坚持6年在沙化地里撒播草籽。

红原县瓦切乡牧民石斗卖掉了家里的300多头牦牛,在自家的草场边开了一家牧家乐。“牲畜没了,但美了草原,引来了游客。”这两年,石斗家的牧家乐每年都有10多万元收入。

生态扶贫鼓起钱袋子

全年日照接近1700个小时、地势好还不缺水,如今的汶川县大寺村,漫山遍野都是种植园。

过去可不这样。村民大多靠种粮食维持生活,一年没几个收入。

2015年10月,四川省林科院成立大寺村产业帮扶专家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手把手传授脆皮李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村民杨军将原来4.5亩地改种脆皮李。2017年李树开始挂果,扣除成本收入3万元,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大寺村林地多,空气好,夏季凉爽,距离大城市也不远。两年前,在帮扶单位帮助下,村民杨志文回乡办起了农家乐。没多久,当地最大的农家乐——大寺古羌文化传习所拔地而起,当年山里就来了城里的观光客。“以前根本没想过,我们这里还能有城里人来耍。”杨军感慨。大寺村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2016年8月,大寺村申报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生态扶贫,阿坝下足“绣花”功夫。阿坝州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坝每年整合3亿元资金推进生态扶贫,深度开发造林绿化、沙化治理、森林管护、草原湿地保护等生态公益性岗位2.6万个,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名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在生态公益性岗位就业。

在若尔盖县,养了半辈子牛羊的贫困牧民罗科,去年9月当上了若尔盖花湖湿地保护员,每月能领到830元补助款。目前全县已选聘森林管护员264人、湿地管护员24人、防沙治沙工程后期管护员12人,300名来自贫困户的管护员每人每年增收9960元。

做好生态建设这篇文章,阿坝已尝到甜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