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谁是太阳活动“幕后推手”? 磁场来源仍是未解之谜

2018-01-25 07:46:1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另外,太阳磁绳或许还可以用来解释太阳上的磁重联现象。所谓磁重联,就是太阳表面的磁力线会出现断开,之后又重新联上的现象。

磁极:每11年反转一次

通过研究黑子,科研人员获悉了太阳磁场的很多特征。

郑建川介绍,黑子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太阳表面,它们在靠近赤道的区域比较密集,越往高纬度越少,整体出现在太阳的南纬60?到北纬60?之间。

而且,太阳上的磁极每隔11年就会出现一次反转。“这11年内,太阳活动也会出现变化,也就是有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峰年太阳活动最频繁,谷年则太阳活动最少。”郑建川说。

如果以时间为横轴,以太阳的南北纬度为纵轴,画出太阳上黑子的分布,就会发现每个11年内,黑子都是刚开始比较少,慢慢增多,然后再减少。另外,无论是太阳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黑子活动区域都会逐渐从高纬度向赤道靠近。这样太阳上的黑子活动区形成了蝴蝶图案,每隔11年就会出现一只“蝴蝶”。

“这两年太阳活动比较少,正处于太阳活动的谷年,整个日面的黑子数量都很少。”郑建川说,而2013年和2014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太阳活动相对比较剧烈。

至于为什么太阳磁场每隔11年就会反转一次,又要谈到解释太阳磁场的“发电机理论”。

郑建川介绍,太阳“发电机理论”认为,太阳磁场是在对流区底部产生,由于太阳的较差自转和磁浮力的作用,磁场浮现在太阳表面形成黑子区域。随着活动区的演化,在子午环流的作用下,后随黑子磁场逐渐被输运到极区之后又沉入太阳内部,进入下一个活动周,实现磁极性反转。

磁场来源:仍是未解之谜

郑建川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太阳磁场的研究,主要有理论和观测两种方式,对太阳磁场的观测已经涵盖各个波段。关于太阳磁场,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揭开。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