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杨浦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 规划师走进弄堂“更新”城市

2018-01-24 13:21:0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潘彦芹也告诉记者,在“大象乐园”的改造中,设计师团队也参与到施工过程中,居民们纷纷跑来帮忙,大家都说:“这个活动场设计得这么好,我们一定好好珍惜。”社区微更新项目充分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中。

记者了解到,同济大学有不少设计师团队一直在深耕社区,为社区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刘悦来和他的团队,多年来在上海9个区完成了29个城市微更新项目,其中大部分都在杨浦区。刘悦来表示,设计不仅仅是完成物质空间的布置,而是如一颗激起千层浪的“石子”,激发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在成为社区规划师后,他表示将继续深耕社区,延续城市规划师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使命。

  形成社区设计模式

  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紧密结合

如何让社区规划师不是一阵风,如何让社区与规划师们结合更加紧密,这是杨浦区和各个签约规划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徐磊青说,在经济和社会主体日益多元的今天,公众的自我意识与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参与城市决策与规划的热情愈发高涨。一个好的社区规划应该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社区规划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和居民的“中间人”,社区规划师应以自身的工作带动社区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

根据杨浦社区规划师的制度安排,社区规划师受聘后,将定期与所结对的街道(镇)进行沟通,指导街道(镇)对辖区内亟待改善的老旧社区、具有提升优化潜力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街角街边公共空间、慢行系统等进行全面摸排和分析,并结合居委会及居民诉求,共同选取可实施的社区更新项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红军说,从专业角度来看,城市规划师和社区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学专业的出发点就是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让城市规划师回到社区中,通过专业的介入让社区生活重新焕发活力,这是挑战,也是规划师们努力的方向”。

“过去是带学生做项目,未来是带居民做微更新。”徐磊青认为,社区更新着眼于公共空间的提升,最终将达到居住环境、就业环境、经商环境、文化环境的全面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