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1月18日电(记者李慧颖 李凯)“中华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一些台湾政客眼中,却希望将其能够减少就尽量减少。”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说。
他反问道:“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是一群缺少中华文化陶冶的青年,如何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及尊敬?”
为此,张亚中17日在台北与来自文化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呼吁,在台湾的各级教育课程中,恢复、加强中华文化和道德教育。
张亚中指出,自1997年后,受到“去中国化”的政治影响,台湾一些政客们认为只要减少中华文化的课程,就可以让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逐渐切割,如此有助于其文化“台独”的推动,李登辉与民进党的分离主义者,就是这样的思维。
张亚中认为,民进党对不起台湾人民的地方太多了,其中一项就是在中小学实施“去中华文化”及“去伦理道德教育”。
“这样的台湾,将不是我们所认识、更不是我们愿意的台湾,而是一个被价值扭曲的台湾。”张亚中说,缺乏文化传统,必将失去竞争力。若此趋势不能扭转,我们的子弟都将不再了解中华文化与伦理道德,如此下去,整个民族的基础也都毁了。
“我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交给你,你能交回给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作家、阳明大学退休教授张晓风痛心地指出,当前台湾的教育制度、课程设计,让台湾的犯罪越来越多。“学校不仅是教学问、在运动会上得奖项的地方,而是一个让孩子全人格成长的地方。”
她说,汉字中的“化”是一个从甲骨文时候就有的字。它左边是人字旁,右边是一个倒过来的人。“‘化’是教化、是修正,就是不断要修正自己,把错的人倒过来。”
张晓风说,教化人是要靠文化的,“对于台湾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怡指出,台湾教改20多年来,背后有一条隐藏的线,就是“去中国化”。台湾中小学的国文、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等的课时、学分一再删减,中国历史课程更是已经虚无化了。
她进一步说,去年台湾教科书“文白”之争的本质不是减少几篇文言文,而是因为文言文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统,这是民进党当局所要毁弃的。
段心怡指出,台湾文化不是自立于外的独立文化,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去中国化”只能伤害台湾年轻人的竞争力,伤害台湾的人文素养,因此必须呼吁台湾人为恢复中华文化教育而行动起来。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指出,在教育领域,绿营通过“切香肠”的方式,把中华文化精髓抽掉。当前,台湾政治、社会乱象频生,所以要恢复中华文化伦理,从根本拯救台湾。“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要共同捍卫中华文化。”
5月26日,新郎黄品超与新娘吴誉靖步入喜堂。当日,福建省汉服文化促进会与台湾传统文化促进协会在台湾桃园共同为一对新人举行传统汉服婚礼。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5月26日,新郎黄品超与新娘吴誉靖行拜堂礼。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离别的歌声中,学员们用最真挚的歌词和情感表达了此时的心情。6月16日,由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和中国温州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华养生之旅”赴华团圆满落下帷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世界的中华文明瑰宝
端午临中夏,千载意蕴长。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千百年来,端午民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别具意义,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屈子身上有着中国人的“骨”。纪念为了铭记,传承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