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侦察分队报告,发现‘恐怖分子’营地!”10日下午1时许,获悉30余名“恐怖分子”龟缩于秘密营地,联合指挥组命令特战分队立即展开清剿围歼行动。
意外的是,在封控合围过程中,特战队员被“恐怖分子”外围警戒人员发现,双方提前交火,营地里的“恐怖分子”闻讯立即展开反击。
见情况突变,特战分队迅速调整部署,一面围点打援,一面插入营地、解救人质。“恐怖分子”头目见势不妙,带领几名骨干分子潜入地下通道,逃出包围圈。特战分队立即召唤直升机机降至“恐怖分子”逃向前方。
一阵激烈的枪响过后,“恐怖分子”被全歼,人质安全获救。
“这次意外正反映了战斗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在11日上午的复盘检讨中,导调组成员丁明表示,所有的方案都只是预案,真正的战场要求特战队员们具备临机应变的能力,而10日下午的“战斗”正是一场最好的检验。
“上午的复盘检讨我们总结了不少问题,正所谓‘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下午,我们进行实弹检验!”中方领队刘志军介绍,实弹检验同样带有战术背景。
这意味着,刚刚赢得“战斗”胜利的特战队员们要再次面对前两日消灭的“恐怖分子”,不同的是,这次的“恐怖分子”将用隐显的靶标代替。
按照构想,实弹检验的战术背景是:11日13时,残余“恐怖分子”逃至营地东侧继续负隅顽抗。
联合指挥组结合当前态势,决心采取远近、空地火力结合,步装协同打击的方法歼灭“恐怖分子”。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要求所有作战单元必须紧密配合、无缝衔接,形成整体合力。
地面,火力队首先使用榴弹发射器、通用机枪对远距离“恐怖分子”火力点实施压制摧毁;同时,特战分队狙击手对“恐怖分子”移动目标实施精准狙杀。
低空,1架直升机使用机载机枪对“恐怖分子”集团目标实施空中打击。
随后,装甲车使用车载机枪对“恐怖分子”火力点实施压制,与特战分队步装协同推进,特战队员使用单兵火箭摧毁恐怖分子据守房屋。在正面火力压制下,两个特战组乘车两翼迂回,成扇形队形对突然出现的“恐怖分子”实施快速射击,投掷手榴弹,消灭负隅顽抗的“恐怖分子”。
在联合特战分队空地一体、步装协同打击下,残余“恐怖分子”被全部歼灭。
硝烟散去,深红的晚霞在特战队员的头盔上映出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