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离贫困远了 离小康近了——我国首个脱贫“摘帽”县井冈山回访记

2017-11-10 19:55:5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以前,我们这里落后,没有赚钱的门路。如今,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我们这里的发展环境也随之改善。”钟云兰说,他们一起创业的20多人,80%都是从外面回来的“80后”“90后”。开业到现在,他们的月销售额都在20万元以上。

记者回访发现,不仅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发生了变化,山村的发展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很多地方出现“返乡潮”。

在距井冈山市区百里开外的神山村,村内人来人往,宁静中透出生机。村党支部书记黄承忠说:“我们村有52户230多名村民,以前只有30多人在家,而且大多是老人小孩。脱贫后,越来越多人选择回来创业,现在留在村里的有上百人。”

除了当地人返乡创业外,前来投资兴业的客商也明显增多。走进位于黄洋界山脚下的陇上行度假村,只见环境干净整洁,路上铺设了青石板,房前屋后种满了花卉,还开起了咖啡馆、农家乐、小吃铺等。

今年3月,广东客商蔡春风来到这里,投资上千万元发展乡村旅游。“这里山青水绿,生态环境优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脱贫中又得到了完善,我很看好这里未来的发展。”他说。

“摘帽”后的新目标

见到满脸笑容的厦坪镇厦坪村昔日贫困户朱友来时,完全看不出这位66岁的老人饱受疾病困扰。“我患有哮喘,老伴患有肾功能衰竭。去年不仅医药费报销了九成以上,政府还给了1.5万元的护理费。”他说。

记者回访发现,脱贫“摘帽”后,井冈山正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防止群众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发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重大疾病是贫困群众致贫的主要原因,也是返贫的主要原因。”井冈山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家余说,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在新农合、大病保险之外,又推出医疗商业补充保险、重症疾病保险等。“今后,贫困群众患大病不仅医药费不用担心,看病时的护理费也不用发愁。”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在井冈山龙市小学,11岁的少年谢嘉成又唱起G20峰会期间他在德国演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这个昔日因贫困而内向的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井冈山教育局副局长肖建勇说,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井冈山构筑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整套贫困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因贫失学。

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表示,“率先脱贫‘摘帽’,不是井冈山的最终目标,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