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各种公共场合演练,也是预备导盲犬每天的必修科目,但是类似的拒绝几乎每次都会上演。
外出训练的时候,郑梓健会给安安会换上工作制服,准备好相应的证件。他告诉记者,在广州允许预备导盲犬进入的场所十分有限,平时能够进行训练的公交车只有固定的几条路线,“目前一汽公司可以允许预备导盲犬上车,换乘其他线路可能就不让上了”。
9月底的一天,郑梓健试图带着安安进入商场接受训练,但被工作人员婉拒,这让他感到很无奈:“现在没有机会练,导盲犬将来怎么带主人进入商场购物呢?”
屡屡遭拒对导盲犬而言是不小的打击,“它也是会有心事的。”郑梓健说,训练间隙,安安大多数时候会趴在他身边休息,望着远处发呆,“我每次都要安慰它。”
“社会对导盲犬认识还不多,带上导盲鞍的导盲犬,进入工作状态后是非常稳定的。”郑梓健有时候觉得,自己也需要安慰。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他,从事训导师已经有一年时间,和基地里大部分训导员一样,如蹒跚学步的小孩般摸索前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年轻的训导员和预备犬是一同成长的。”林青青告诉记者,基地正在积极接洽相关部门,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共场所向预备导盲犬敞开。
作为导盲犬基地的负责人,林青青要操心的远不止这些,寄养家庭、资金、专业人才等问题都要解决。
“基地不少幼犬还在寻找寄养家庭。”她说,对于寄养家庭的要求并不复杂:喜欢小狗、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幼犬、愿意按照基地的要求培育幼犬等几项,“希望能找到寄养家庭,让幼犬先感受家庭生活”。
资金是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据介绍,两年来基地已经“烧”掉了400万元。
“前期投入比较大。”林青青坦言,中国导盲犬起步较晚,各界认知还比较少,南方基地以公益组织形式运行,不产生盈利,资金及场地全靠一家公司无偿资助,“希望动员社会公益力量做到力所能及,给盲人一双有温度的眼睛”。
知多D
遇到导盲犬 “三不一问”
2011年年底,许立勇去大连导盲犬训练基地住了一个月,领回了一条金色的拉布拉多。
“它叫法官,这些年可以说和我寸步不离。”许立勇是杭州市萧山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教就部干事,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外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