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化粪池清理结束,小徐和老杜开始用清水冲洗地面上留下的污渍。一位居民正好从旁边路过,不小心有水溅到了居民脚上,看着皱眉的居民,老杜和小徐连忙抱歉地赔笑。
“有时候去居民家里帮忙疏通下水道、马桶,大部分人都很客气,只有少部分人会带有一些鄙夷。”对此,老杜和小徐都已习惯:“这些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对于这份工作,老杜很自豪,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工作时的照片。身体泡在污水中、吊在半空中、井下作业……是照片中最常出现的内容。“像之前昆明积水,沿河的地方有些河水倒灌进沿岸的小区和街道,导致街面上有很多脏东西,也是我们去清理的。能帮到这么多人,确实挺有成就感的。”小徐说。
B
90后本科生当清淤工后找到努力方向
研究机器人管道检测 创建自己的团队
老杜的公司现在有10多个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比较年轻。
老杜的表弟叫小乐,1992年出生,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刚毕业时,小乐去了上海做环境监测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内容其实很有限,在实际运用中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想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希望能够有所收获。”就这样,今年3月1日,小乐辞去上海的工作,回到了昆明。
“因为表哥正好在做管道清淤这一行,我就想和他一起做。”就这样,小乐成为了公司的一员。
大学毕业、又在大城市工作过,身份突然转变为清淤工,这让小乐一开始很难适应:“真的很辛苦,所有工作都要自己动手。”
让小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表哥去福建做市政饮水管道的清淤工作。“下去才发现,那个管道里面全是沙,我们的清理车根本发挥不出作用。”没办法,小乐只能用手清理这些沙子。“那个管道有3公里,我们足足清理了20天。”这可让20出头的小乐累坏了。“实在太苦,中途想过放弃,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没有人要放弃。我就想,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所以坚持下来了。”
“有些事情和学历无关。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积累,书就白读了,我不希望自己白读。”小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种,要想成功就不要在意中间的过程。工作没有体面不体面,而在于有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