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 新疆昌吉市筑梦文明城

砥砺奋进的五年 新疆昌吉市筑梦文明城
2017-10-06 23:46:52 央广网

央广网昌吉10月6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石洪川) 三年前,新疆昌吉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拿到了被誉为全国最具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入场券,今年9月成为新疆4个入围城市之一。回首追梦之路,从全市党员干部到普通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楼栋,从州直部门到驻昌单位,全城动员、齐心发力,三年来,昌吉人在“创城”的征途上众人划桨、风雨接力,一路走来,书写着一段段精彩的时代华章。

走进昌吉市城乡,无论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城市街道,一个个文化浓郁的文明社区,还是一坐坐别具风情的美丽乡村,所感受到的是文明之火所点燃全市城乡点点滴滴的脉动和嬗变……

回顾“十二五”期间,昌吉市在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经济转型、生态治理等重大领域共相继投资1000多亿元,极大地引领并推动着昌吉州经济迅猛发展的步伐。人口从不到30万增加到目前的60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5113元,增加1007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6889元,增加7481元。一个绿色生态、崇德向善的昌吉样板,正“显山露水”大踏步走来。

创城,一直在路上。早在90年代末,昌吉人就吹响了向争创国家级荣誉,打造最具价值城市等殊荣的进军号角。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一届一届班子不辍耕耘、薪火相传接力下,用敢为人先的魄力不断升级“民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元素、文明元素融入这座城市,用田园的心态构筑这座日益丰腴的城市精神家园,一步步走来,化茧成蝶,不断演绎着城乡融合发展的精神实践。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每获得一项殊荣都是昌吉人民的一次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都是向全国文明城市迈出坚实的一步。

“创城为了什么”,“创城和老百姓有啥关系?会不会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昌吉市的回答是:为民创城,把创建作为一项聚力民生升级的民心工程;为城铸魂,建一座留得住“乡愁”的现代新城;以创聚力,打造精神道德高地。把创城融入城市改革、发展与创新之中,为城市全面发展奠定基石,以文明的力量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为民创城,把创建作为一项聚力民生升级的民心工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座城市的发展只有顺应民众的新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等民生理念,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每年承诺并全面完成十大惠民实事、全民免费健康体检、“零就业”家庭实现24小时动态清零、1万余户安居富民房、保障性住房惠及百姓……”回望“十二五”,昌吉市坚持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改善,五年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达到了135.8亿元。就业、养老、医疗、低保、教育、住房保障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全面提升,极大地贴近了民心,赢得了民心,让老百姓过得更舒心了。

不搞只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凸显“政绩”和“形象工程”,是近年来昌吉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执政理念。随着昌吉市民生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为确保民生项目真正贴近民生,近年来,昌吉市通过专题调研、走访座谈、建立平台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上请下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活动。将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推行民生项目的重要决策依据,一大批民生项目的实施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最近几年,昌吉市党委政府充分尊重民意,先后在城北老城区建设完成了宁边广场、昌吉体育场项目、新建4个城区户外公共运动场,并在长宁南路新区动工修建了第九中学等一批老百姓说了算的民心工程。

为城铸魂,建一座记得住“乡愁”的现代新城。“乡愁”是一种对故乡眷恋的感情和思念,几乎每个人,或浓或淡地有着自己的“乡愁”。近年来,昌吉市确定了新疆“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创业之城”的城市形象定位,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知名度和城乡群众的幸福基础。三年来,昌吉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理念,围绕“一城两园三河一链”规划布局,大力推动南部山区、头屯河沿岸、三屯河河道采砂企业清理、小农场非法开垦荒地和闲置土地清理等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工作,“两河”流域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不久前,昌吉州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凡刚与来自中央驻疆、自治区、州及全国各省市的媒体记者座谈时感慨地说:“在头屯河,过去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沿河布满了水泥厂、钢铁厂等110多家企业,私搭乱建建筑600多户坐落在河道两侧,工业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道,直接造成河道附近及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我们投入20个亿到今年的4月份全部搬迁完毕,同时这片区域我们要投入50多个亿来全面恢复生态,全部实现绿化。再就是三屯河,我们围绕三屯河规划了一个22平方公里的康养示范城,打造第六产业,22平方公里的规划去年绿地已占到56%,再过三年这片区域就是绿洲。”

记得住乡愁,更要体现城市中人性的细节之美。一座优雅有温度的城市,应无时无处不存在细节之美,只有细节“刻画”得精美,才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效率和品质。市民出行购物、就医、就学能少走一分钟,健身、读书、散步能有好去处,街道路边的宣传窗无破损能经常更新等等无不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气度与文化涵养。目前,走在昌吉市城区,市民们出门离家不到15分钟就会看到一处小游园。如今,昌吉市已建成风格迥异的特色小游园60余个,这些街头小游园逐步完善该市公共绿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多点布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化格局,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量,提升了城市品位,还为市民提供了就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十二五”期间,昌吉市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8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2平方公里增加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3%。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管网、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等暖民心工程有序实施,14个棚户区、13个城中村、2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顺利完成。滨湖河中央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休闲场所和街头游园建成开放,街景改造、“双违”整治等城乡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成效明显。

以创聚力,打造道德高地。走进昌吉市所听到的是昌吉好人一个个平凡的感人故事,敬业奉献模范张新昌、诚实守信模范陈韦刚、见义勇为模范李茂年、助人为乐模范张岩……短短几年,在这片热土上感动中国的昌吉凡人善举不断涌现。

为积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打造道德高地,三年来,该市围绕“立德”,扎实开展以月促年“公民道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举办“道德讲堂”活动1200余场次,组织道德模范走基层巡回宣讲360余场次;围绕“尚德”,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最美新疆人”活动,12人入选“最美新疆人”;通过开展“花儿昌吉 最美昌吉人”系列评选,推荐评选出“最美德行少年”“最美环卫工人”等15类150名最美昌吉人。围绕“弘德”,精心打造了核心价值观主题街1个、主题公园5个;围绕“润德”,建立关爱和帮扶道德典型的长效机制,1名道德模范被推荐为市人大代表;围绕“载德”,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通过送书籍、送电影、送文化、送文明常识进工地活动,极大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将每月20日确定为全市社会公益日。以践行友善为主要内容的讲文明树新风、助老助幼、助残助贫、关爱社会等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展开。共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交通文明劝导、“清洁昌吉、美化家园”六乱治理、“我在你身边”爱心传递、“爱心车队”志愿服务等接地气、贴近百姓的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场次。举办“我是志愿者”大型招募活动,组建“艾德莱斯”“爱心车队”等各类品牌志愿服务团队167个,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402个,注册志愿者3.58万余人,实现了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多元化、全民化、品牌化。 

如今,走进昌吉市每一个社区,不论初夏秋冬,都能看见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在市区每个交通路口,都有“红袖标”交通劝导员手拿小旗,劝导行人文明出行。他们像一股股暖流注入全城大街小巷,汇聚起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成为了这座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昌吉市创建文明城市,绝不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孤军奋战,从三年前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发出的“集结令”,到今年全面发起攻坚冲刺,昌吉人怀揣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美好愿望,正乘风破浪,激荡出文明城市的强劲音符。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